“党建引擎”如何助推社会治理跑出创新“加速度”?如何将“全生命周期管理”城市治理理念注入社区发展,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治、成果共享?15分钟社区生活圈又将如何刷新居民幸福指数?
6日,“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暨参与式社区规划共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启动仪式举行。作为上海第一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街道之一,新华街道以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稳步分类实施,发动社会力量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人人参与构建社区的“新华样本”。
绘制街区“蓝图”,107项短板清单已完成近半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建设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以“花园社区、人文新华”为愿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新华街道正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抓手,绘制街区“蓝图”,打造精品、精致、精细的品质社区。
新华街道党工委书记章维介绍,强化顶层设计提升社区治理,街道确立了“宜居宜业的繁荣社区、多样便捷的幸福社区、活力开放的和谐社区”三大目标,围绕居民出行、服务、休闲、特色、居住、就业六大需求所存在的短板,联合专业设计团队、社区规划师的力量,自下而上听取居民意见,梳理形成了107项项目清单,分三年完成,目前已完成50个项目,推进23个项目。
为让项目更加“接地气”,从而激发社区内生活力,新华街道在规划编制、项目实施、管理维护过程中广泛听取民意,并建立起“职能部门主管+居委协调推动+居民自治参与”的建后管理模式,将建设改造后的项目交给社区单位或居民自治管理,有效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让居民全程参与,进一步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
近年来,新华街道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社区治理创新的一根“红线”,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创新多元主体同向发力,形成了党建共商、服务共做、难题共解、文明共创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新华街道发布并实施居民区党建质量绩效评估体系,形成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街道联合新华路周边18家驻区单位、 8家“两新”企业、7个居民区党总支成立“新华路街区党建共同体”, 形成街区党建引领、社区基金撬动、政府项目叠加、区域单位参与的有效机制。
“参与式社区规划共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启动,意味着社区规划与社区治理融合推进。“共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空间,不仅要满足市民品质化、多样化和便利化的基本需求,更要满足人文性、活力性和归属性等更高层次的需求。”章维表示。
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街区共同体,据悉,新华街道将探索社区提案机制,结合社区15分钟生活圈规划、精品小区、美丽街区建设、家门口工程、微更新、微项目等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社区公共事务,引入社区提案机制,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从提案提出、提案立案、提案落实、提案评议四个环节,让居民全程参与,进一步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从而让民生工程真正“改”进民心,凝聚共治、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推进社会治理向精细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
“精品小区”是长宁市民口中的幸福热词,如何让老巷“完美蝶变”,从“陋室”变为“雅居”,又如何激活社区居民自治热情,让社区从“千篇一律”到“私人定制”?在活动现场,情景剧《早期商品房小区电梯更换之路》、Ted演讲《我们的“聚花苑”》现场“破解”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密码”。
在探索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中,新华街道紧紧围绕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治理、智慧服务”的社区治理格局,发挥民智民力,推进社会治理向精细化、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为让创新社区治理的“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街道现场发布了创新社区治理专项行动,包括推进协商民主共创美好社区、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充电”计划、社会组织“陪伴式”成长、“和谐家园”业委会管理、悬空老人的“电梯梦”等5个项目,分别由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俞静居民区社群工作室、喜雅爱心社区服务中心、蓉之林物业咨询工作室、慧加美电梯加装服务中心进行认领。
作者:周渊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