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董春燕在巡河时,发现附近一处电线垂落,随即拍照上传至系统平台
近日,由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开展的“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结果揭晓,上海有两位“河长”当选,分别是“十大最美河湖卫士”董春燕和“青年河湖卫士”卞翔。日前,记者来到了这两位“河长”守护的河道,听他们讲述了与河流交织在一起的生活。
董春燕:身体力行,用真情打动动迁户,居民变身巡河志愿者
图为华星西河
每周至少到河边走走,巡一次河,看看河道里有没有问题,已经是村居河长董春燕的习惯。45岁的董春燕是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仓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2016年下半年,松江区全面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与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她多了一个头衔——河长。目前,董春燕担任河长涉及河道共计21条段,其中市管河道1条,区管河道4条,镇管河道5条,村级河道8条,其他河湖3条。
自2016年下半年,松江区全面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与黑臭河道政治工作,董春燕就开始担任河长一职,她是华星东河的二级河长、华星西河的三级河长,以及仓吉辖区内6条河的河长。自此无论春夏秋冬,董春燕对管辖的河道每周例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在启动黑臭河道综合整治之际,根据辖区内河道多、黑臭问题严重、河岸两侧乱搭建和乱种植多等特点,董春燕意识到,要让居民了解治河,靠发宣传告知书、挂横幅是不够的。在她多次实地查看河道后,她组织居民参与看河、了解河道整治规划,并通过口口相传,让身边的居民了解河道治理的重要性,和政府对整治河道的决心。如此之后,许多居民纷纷表示会积极配合整治工作,共同维护环境,保持河道岸洁水清。
董春燕说:“要把居民感情放在首位,让居民心甘情愿配合工作,使整治工作更加顺利”。位于华星西河边有一户养猪户,想在这里长期养猪,迟迟不肯签动迁协议,为了清退不规范养殖户,董春燕花了大量精力。她前后上门不下30次与动迁户真诚沟通,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动迁户解决了囤积的200多头生猪,动迁户终于同意签动迁协议。另有一家动迁户的房子就在河边,阻挡了河道护栏的安装,为此董春燕几乎天天上门做动员工作,最后动迁户终于答应拆迁,整治小组顺利安装了河道护栏。
图为永丰街道仓吉居民区的“民间河长”王海清在巡河工作中,随身携带火钳清理河岸杂物
在董春燕的组织下,成立了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巡河志愿者队伍,每天负责巡查河道,第一时间反映河道整治中的问题。记者获悉,除董春燕外,永丰街道仓吉居民现设有4名民间河长,4名企业河长,若干河长助理,共计25人的巡河队伍。考虑到志愿者们年龄较大,看不懂专业术语,董春燕又亲自动手为志愿者们准备了一本“志愿者巡河日志”。自建立以来已经查处60多起乱象,形成了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让“网格制”在整治中发挥大作用。
“80后”河长卞翔:日行两万步,利用“海陆空”新技术治河
图为宝山一条河道的岸上步道,卞翔就经常在此在此“日行两万步”
“宝山的河道这两年是越来越清了,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你看,这里还有鱼呢!” 这个皮肤黝黑,每天在河道边上走个两三万步,占领微信运动排行榜常态的“80后”青年水务工作者卞翔正认真做着巡查记录。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便进入了宝山区水务局,从此与“水”结缘。十年的工作中,他经历了办公室、建设管理科、河道管理科等多岗位锻炼,如今已在河道长效管理岗位上待了3年,“全覆盖巡查”是他的治水坚持,“全心全意”是他的治水态度,他说,“我要守护好宝山的清澈底色,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
卞翔带领科室成员一周至少两次巡河,每次巡河都靠步行,全程走两万步以上,占领微信运动排行榜更是常态。他一直说:河道状态是动态变化的,不巡河就无法掌握河道的最新情况,徒步巡河就是要走一些平时走不进或很少走到的地方,这样才能发现那些一直被忽视的问题。巡河日记上也满是他用心记录的的河道情况、负面清单,对策措施,他笑称:这些就是宝山河道的“成长手册”。
河道长效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如何让河道养护工作更“精准”“精细”“精确”?这些年来,卞翔探索出了河道管理的新模式。通过引进航拍、水下机器人等实现 “水陆空”多方面、多角度掌握河道真实情况。据悉,目前宝山区已试点通过小型水下机器人对东茭泾、西随塘河、顾泾等11条市区管河道的水质数据进行了实时采集并对位于水底的隐蔽排污口进行了排摸、调查和取证,为后续的水质分析、排放口封堵等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有效弥补了传统徒步巡河不能全面掌握河道情况的弊端;此外,卞翔还积极探索河道绿化养护新方法,针对农村地区河道坡岸垦植现象较多,影响河岸稳固的现象,卞翔提出了清除垦植与绿化补种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即在河坡清除垦种后立即补种绿化,并加强巡查管理,通过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农村地区河道反复被垦植的顽疾,保护了河道的生态面貌。
作者:张天弛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