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眼中的浦东有哪些变化?这6位生于1990年的浦东青年,讲述了关于他们的故事。
“今朝额浦东真是赞来霞啦!”这句浦东本地话,严晓骏经常从自己奶奶口中听到。他小时候,家门口还是大片农田,每天天还没亮就要起床,步行去离家很远的公交车站,上学非常不方便。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他遇见了改变他人生目标的那个人——他的小学老师。老师每次都会绕点路用自行车接他上学,为的是让他多睡一会儿。严晓骏现在还清晰记得,老师骑行在那条崎岖不平的路上时,总是说“看着吧!很快我们这里也能造出大马路!”几年后,这句话就变成了现实。而当年被老师用自行车载着骑过的那条上学小碎石路,也已成为了严晓骏通往理想的大马路。如今的他,是浦东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惠南镇地处浦东东部,是倪晶晶出生、成长的地方。2011年,倪晶晶回到了惠南镇,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一做就是9年。这期间的变化无处不在。比如,纸质办公变成了数字化办公;以前和村民交流,基本只能上门走访或者电话,现在还可以通过网络、微信、语音、视频来沟通;老百姓走进村委会也不再仅仅为了办事,更乐意参加志愿服务、参加培训和讲座。随着“家门口”服务的建设越来越好,老百姓的需求多了,基层工作的办事效率也高了。去年,倪晶晶受理接待了一对为女儿申请办理残疾人证的父母。办理过程中,除了收集残疾人证基本材料等工作,她还了解到这位女儿是独生子女,根据相关政策,她的父母可以享受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便为他们详细讲解了政策及所需材料。本来来办一件事,结果办成了两件事,是倪晶晶工作中的常见场景。这9年,她获得了不少荣誉,更收获了很多来自老百姓对她的肯定与信任。
严晨宇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浦东青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专业的他,通过校招来到了上飞公司。刚工作时,公司在大场基地,他住在集体宿舍,周末才能回家。2014年,严晨宇以工程师身份按照公司安排光荣地回到了浦东,来到了这个占地4000多亩的新的大飞机总装基地。时至今日,他依旧记得2014年飞机总装时伙伴们不眠不休连续加班奋战的场景。他也记得2017年C919首飞时,他和同事们的兴奋激动之情。如今,他又加入到了新型号的研制队伍中。他深知,三十而立再出发,自己必须要更加努力,和团队一起,做的更好。
今年年初疫情发生后,上海医疗队驰援武汉。田磊便是浦东医疗队的一位“逆行战士”。ICU筹建初期,他是病区首个熟练掌握住院信息系统的医生,第一时间建立了病区医嘱模板,同时针对信息系统进行多次科内培训。在ICU收治病人初期,大家只要遇到医嘱相关的问题时,第一时间都会寻找他来“技术支持”。在病区诊治期间,田磊遇到了让他最难忘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和急诊科的同事收治了ICU病区的首个重症患者。第二件事是,他负责管理的一个重症患者成为ICU病区首个出院的人。第三件事是,他亲耳听到患者家属说,“家人在你们上海医疗队这里,我们很安心。”援鄂之行,让这名医疗队里最年轻的医生感受到了自己在成长,也感受到了身为一名上海医生、浦东医生的责任。
与前几位不同,王道雨是一名自主创业者。他与浦东的情缘要从2009年说起。当时他在张江的微创医疗实习,每天往返通勤于浦西浦东之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张江男”,与无数和他一样的“张江男”“张江女”并肩奋斗。“毕业后,我依然想要在张江继续工作。”浓厚的科技氛围、高精尖的创新技术、优秀的青年人,使这个想法在他心中根深蒂固。2017年,他将创业公司搬到张江,很快便聚集起一批行业内各个维度的专业人才。他说,公司要抓住机器人辅助技术和智能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努力打破国外企业在康复领域唱主角的状态,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更多全球技术领先并贴合中国临床需求的好产品。
马立广也有着与浦东很深的缘分。10年前,刚毕业的他便从家乡只身来到上海浦东,加入了中交三航局工程船舶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海上工程建设者。他的单位也随着时代步伐,转型新能源产业,致力于海上风力发电,量身打造了我国首条液压支腿式风电平台船“三航风华”号。马立广便负责该船的液压抬升控制系统,经过几年不断的摸索、总结,优化施工工艺,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海上风电施工技术。2015年,马立广还参建了临港海上风电二期项目,安装了28台海上风机,总装机容量100.8MW,年发电量2.6亿千万时,可满足10万户家庭的年均用电。他和他的同事们努力拼搏、挥洒汗水,打造了海上风电的“上海速度”。
这群与浦东同龄的90后,将继续奋斗在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青春芳华,续写新的故事。
作者:占悦
图片:浦东团区委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