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舞《吉祥鼓舞》热情洋溢,女声独唱《玛域甘德》旋律悠扬……今天下午,作为开幕演出,在“格桑花开浦江畔 同心共筑中国梦”甘德——长宁文化交流专场演出上,来自长宁对口扶贫县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的乡亲们载歌载舞,也拉开了“悦宁时刻”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果展的序幕。
2018年4月,长宁区正式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两年多来,长宁区举全区之力、汇各方智慧推进示范区创建,全力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实样本,努力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示范区。
此次成果展以“悦宁时刻”为主题,在整体空间上采用了“细胞衍生”的概念,预示着长宁文化无限衍生,也预示着孕育各行各业的“创意摇篮”。展览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旅融合、科技赋能等角度,将内容划分为“文化天下汇”“文化空间站”“文化故事会”和“文化会客厅”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果。
梧桐树下老洋房、弄堂深处石库门……在展厅的入口处,“‘艺’游长宁”展板以手绘的形式展现了长宁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里,拥有虹桥路、新华路、愚园路、复兴路-衡山路(部分)四个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72处文物保护单位,37家文博艺术类场馆,121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900多栋具有百年历史的花园洋房,是上海近代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长宁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全”“融”“新”的理念大力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发掘老建筑的文化价值,生动诠释“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内涵。观众在这一展板处拍照互动打卡,还能兑换长宁区文旅局的文创小礼品。
不远处,西郊农民画色彩斑斓。这一起源于长宁区新泾地区的非遗以传统高丽纸为画纸,水粉为颜料,水墨勾线,重彩丽色,线条流畅,人物夸张,在浓重色彩中透出中国彩墨画的艺术风格和西洋油画的机理笔触。值得一提的是,以农村田野民俗风情为题材,伴随上海西郊城市化进程,生动地承载着具体鲜活的上海城乡记忆。“文画长宁”展板还邀请观众涂色,共同参与农民画的绘制。此外还特意推出“我爱长宁”文“画”设计,利用艺术家资料结合科技定制手法,为长宁居民带来别样的文“画”体验。
再往前走,“文化空间站”随处可见科技赋能搭建起的一朵朵“云”。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长宁区延续“数字长宁”“智慧高地”的数字化优势,“云上见”,正成为市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新常态。
疫情发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的“云”飘在上海长宁各处:“线上新文艺:打赢新冠阻击战”是长宁区广大公共文化工作者以“艺”抗疫的身影;“‘美好时光’长桌派:跨界融合搞直播”记录了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在疫情期间录制直播节目的首次尝试;“网上直播促消费:文旅融合新尝试”,长宁区利用互联网云技术,把百姓喜欢的“文化佳肴”安全直送到家,举办各类线上活动300余场,服务群众182万人次;更有“一屏统全域: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智能评估”,长宁区已在三级场馆,如区级总馆、社会分馆、社区文化中心和居民区活动室等,都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监测和评估系统,让 “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成为可能。
展厅现场,一本厚厚的“书册”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这本名为《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书册”里,从连续17年举办的“虹桥文化之秋”艺术节,到文化惠民的社区睦邻点,再到“曼舞长宁”文化品牌,详细记录了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果。
活动当天,现场还请来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带来一曲曲动人的音乐。《我和我的祖国》《平凡之路》《那些花儿》……在这些歌谣的“烟火气”中,文化与生活共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门之外就是文化所在。”周边居民张阿姨观看得兴起,跟着节奏打拍子。她是这儿的“老土地”,她说现在家门口就有演出、音乐会,社区的“睦邻点”活动更是“缤纷不重样”,大大丰富了她退休后的生活。
示范区创建期间,长宁区通过一系列百姓家门口的创新举措,提升居民获得感。在硬件设施方面,全区10个市级文化场馆、6个区级场馆、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个社区影视厅、183个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14个民营美术馆博物馆以及22个“阅空间”“舞空间”“艺空间”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构成了长宁区的四级、立体式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全区覆盖。富有长宁特色的“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也已全面建成。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20日。
作者:周渊 王宛艺
图片:张伊辰
编辑:祁骏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