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这是当前中国在进行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时不得不面临的一大现实挑战。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激增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服务供给不足、“未富先老”的困局。失能、空巢……种种老年人面临的困境都将演变成为一个个社会问题。
今明两天,“美好老龄,领见未来”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界的高校专家、业界人士,就养老服务产业的未来趋势、发展各抒己见。此次高峰论坛期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还发布了全新的“美好老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英文缩写QSAW)。
《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加紧制定
当下,中国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作为服务业的养老行业无疑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如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怎样满足数量庞大的服务需求?高质量发展转型,作为服务业的养老行业无疑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作为全国步入老龄化最早、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上海的“大城养老”探索已走过了40多个年头。在“9073”的定位下,上海逐步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的格局。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上海逐步将养老服务的重点聚焦在老年人支付能力提升、医养融合发展、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据了解,上海目前正在加紧制定《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该条例定位于上海养老服务“基本法”,将为下一阶段的上海养老服务奠定基准方针。同时,相关从业者还希望借此进一步解决养老领域长期存在的一大难题——公平性。通过推进老年照护需求评估体系建设,让老年人在享受政府“保基本”养老资源时都能够有一把公平的“标尺”,保证养老服务资源分配公平、高效。
让服务供需两端精准对接
城市管理者敏锐感知到了当下老年人们正在经历的一系列代际更替变化以及他们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的起草可谓“正当其时”。
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表示,老年群体的代际更替呈现新变化,“新生代老年人”在“十四五”末期将占老年人口的约28%。何谓“新生代老年人”?在他看来,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群体。第一,随着独生子女的老年父母数量快速增加,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小型化、少子化态势将继续深入发展。第二,“夹心层”老年人将面临上有高龄父母需要照顾,下有孙子女需要照看的“代际向上照护”和“代际乡下帮带”的双重负担。
随着“新生代老年人”的诞生,传统的养老服务市场已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一些专家学者在会上强调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为养老服务领域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郑惠强认为,政府部门应该着重在养老服务精准上下功夫,做好供需两端的对接。比如,建立统一的养老数据平台,以确保养老供给、需求更精准,切实解决老年人最迫切的问题。
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建立行业标准
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看来,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服务产品、能力距离日益扩大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亟待推动行业标准和体系的建立。
据悉,“美好老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英文缩写QSAW)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现代服务业评测中心邀请百余位跨行业跨学科专家共同开展研究,构筑了以硬件设施为评价基石、用户体验为评价导向、组织绩效为评价重点、数字化参与为评价手段的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发挥质量认证“保底线、拉高线”作用,探索并形成一套新形势下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中检集团副总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陆梅向首批通过“美好老龄服务质量评价”的10家养老机构颁发了证书。上海中福会养老院、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等5家来自上海的养老服务机构获此殊荣。
会上,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署了《共同推进上海浦东新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暨建设自贸区现代服务质量提升先行示范区工作备忘录》。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