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浦东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白皮书(2013-2020年)》日前首发,这是全国首部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型白皮书,充分展示了浦东新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成果,深入阐明了浦东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立场和决心。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这部白皮书系统阐述了浦东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机制和路径,全面总结了2013年以来浦东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白皮书的发布,也标志着浦东向更高层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迈出了重要一步。
白皮书透露,浦东新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战略平台,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率先进行探索,勇当标杆、敢为闯将,取得了310项成果和经验。营商环境的优化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释放了经济红利,2.33万家外资企业、340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45家外资研发中心在浦东集聚。浦东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80的生产总值、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
白皮书以中、英2种文字发布,由前言、正文、结束语组成,共约2.2万字。其中正文分为4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健全法治建设工作体系,营造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的情况;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强化接轨国际的制度供给,营造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的情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优化规范政务服务,营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的情况;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创新执法司法体制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的情况。
7年来,在国家和上海的大力支持下,浦东坚持以制度创新为主线,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各项改革,充分发挥法治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用健全的制度体系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开创了新时代探索如何处理“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与“法治引领重大改革”的生动实践。
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暂时调整有关法律文件在浦东新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探索法律法规因事因地调整的路径。另一方面,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通过地方立法建章立制,探索重大改革地方法治保障的新路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全国第一部自贸试验区地方性法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府在率先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过程中,运用市人大常委会赋权,出台相关决定,暂时停止实施地方性法规设立的一个审批事项和市部门规范性文件设立的一个审批事项;出台全国第一部“一业一证”改革相关决定——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一业一证”改革的决定》,拓展了改革法治保障的路径,迈出了“自主改”的一大步。
浦东新区副区长杨朝表示,面向未来,三十而立的浦东,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我国推动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旗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窗口、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格局的功能高地、超大城市的治理样板。
作者:唐玮婕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