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是每个中国人铭刻在心底的旋律。不过,你知道国歌背后的创作故事吗?你了解《国歌法》立法背后的不凡历程吗?2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课在“四史”学习教育红色场馆——国歌展示馆温情上演,通过浸润式党课、视频展映、双人演讲、嘉宾讲述等多彩形式,传承红色基因,涵养精髓谱系。
活动中,国家一级作曲家、上海歌剧院原副院长李瑞祥与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陆婷婷,以师生对话、双人演讲的方式,讲述了国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传唱和影响。作为指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次数最多的指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深情讲述了“为什么坚持10年推动国歌立法”的故事。
国歌声声嘹亮,行远不忘初心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左翼戏剧家”田汉作词,“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许多人不知道,聂耳与田汉在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之前,已经合作创作了诸多反映底层劳苦大众生活的歌曲,如《开矿歌》《码头工人》《毕业歌》等等。”活动现场,观众跟随着李瑞祥院长的讲解一一欣赏了这些歌曲,在歌声中体会这两位共产党员始终如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精髓。
国歌号角激发新一代创世豪情,国歌精神振奋新时代中国梦想。如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工人阶级集聚的杨浦“首发”,也有着特别的当代意义。
“我作为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正值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之际,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全体队员的回信,勉励我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以后我也会一直爱国歌、重国格、塑党性、助党兴!”陆婷婷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批成长在国旗下唱着国歌长大的青年们的时代风貌。
活动现场,优秀共产党员、上海歌剧院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吴轶群还现场扮演田汉,演唱《国之当歌》选段“风云儿女”,带领现场观众梦回激情岁月。
为推动国歌立法,他坚持了10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是指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次数最多的指挥家。为了推动国歌立法,他坚持了10年。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国歌深厚的感情。
“记得1999年,我在建国50周年大会上指挥,我一抬起手,就感到自己在发抖。但当音乐响起,那磅礴的气势,几十万人铿锵有力的歌声感动了我,眼泪就那样落了下来。”多年来,这些美好的记忆一直萦绕在于海心间。
在2007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于海在自己连续两届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过程中,连续十年为国歌立法上交自己的提案。
于海认为,国歌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对于维护国家尊严,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十分必要。
2017年9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记得得到消息的那一天,正是于海的生日。“这是我这一辈子得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活动现场,于海老师现场指挥特别邀请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管乐团,全场观众起立合唱国歌,再次从激昂旋律中感受家国情怀。
浸润式党课重温人民伟力
“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杨浦区按照市委要求扎实抓好部署落实,在全区广泛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打造了“个人自学天天有、基层金课周周推,品牌党课月月讲”的学习阵地,涌现出了骑行党课、情景党课、音乐党课等各类党课形式。
本次活动精选其中优秀的浸润式党课作为序章,在国歌展示馆讲解员的倾情讲述下,与馆内最具代表性的几处情景剧展演相结合,带领大家重温精神坐标、思想洪流、人民伟力,体悟国歌所凝结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决心和意志。后续“党课开讲啦”微党课视频展映所展示的获奖作品,更展现了杨浦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不断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品牌,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先发优势,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生动实践。
杨浦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切实以此次示范党课为新起点,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的实际效果,继续深入学习“四史”,汲取精神力量,始终保持杨浦一股劲,为争创“人民城市”标杆区贡献力量。
文、图:蒋竹云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周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