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风破浪、攻坚克难,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即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天起,本报推出“乘风破浪决胜全面小康——‘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以事实、数字和群众切身感受来充分展示“十三五”以来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成就,盘点各领域发展亮点,记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可喜变化,以身边的精彩故事,展现人们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传递进一步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居住在上海的社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家住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蒙自路鼎达公寓的82岁老人曹当相这样说:7层老公房几个月就装上了电梯,上下楼变得相当方便;步行10分钟,就能到干净实惠又便捷的社区长者食堂就餐,也能去社区活动中心读书读报、上电脑课;在社区服务中心快捷办理长者卡,能以折扣价享受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各类服务资源……
“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曹老口中这份幸运的背后,恰是一座城市为了居民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而踏踏实实、孜孜以求的奋斗印证。
基层社区,有着最丰富活跃的社会基底细胞,也是社会治理最现实复杂的前沿。“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上海聚焦问题导向,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在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下,变革理念、技术赋能、强基固本,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社区基层纷纷涌现。
并在嵌入全周期理念的前提下,逐步构建起:全宜居生活链、全网络服务链、全情感治理链——社区生态治理圈得以成型,治理能力和能级得到提升,“人民至上”理念在各项工作中落地生根,最终体现在居民群众的感知度上,就是“我们的社区越来越可爱了”。
“街区共同体”精准破题
当下,在五里桥社区,老房加梯速度已从原先18个月安装一台,缩短到半年左右装一台。这背后,“一梯一策”的五里模式正是其加速器和推动器。居民选出代表,对装梯方案及细节一一协商,对账户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进行监督,根据大家意愿去考察挑选施工队和设备。此外,还有成熟的第三方专业装梯组织助力……一栋楼的装梯,能“帮衬”上的是一整个街区。
一个居民区太小,资源不够丰富;而整个街道又太大,不利于公共议题的快速形成。近两年来,曾在全市创设“三会”制度的五里桥社区又率先起步探索“街区共同体”——将那些在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共同特质的工作区和居民区“抱团成片”,划分出创意家园、颐乐生活、人文滨江3个和美街区,通过党建资源的联结来带动治理资源的整合,推动多方联动,实现自治、共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打造出3个各具特色的生态治理圈。
上下班行驶在同一条交通主干道、在同一个菜场买菜、在同一个广场跳舞健身等等,大家对这个街区碰到的问题有同样的感受度。“街区共同体”正是聚焦于“生活共情”而展开,各街区内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更加集中,不同街区有了差异化的工作重点,一方面,充分激发起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也为更精准施策提供了可能。
比如,“颐乐生活”街区,为解决居民普遍反映的物业管理问题,牵头成立了红色物业联盟,整合区域物业服务资源,形成经验共享、优势互补的联盟工作平台,推动物业管理水平提升。
全市层面,这样的“治理共同体”逐渐显现:杨浦区五角场街道,针对社区内小面积老旧小区众多的特点,对小区进行突破物理空间阻隔的微改造,老旧小区抱团成片,站上更大平台统筹资源,破解了停车难等困扰;徐汇区乐山街坊,推进片区一体化治理,启用统一品牌物业,降低管理成本同时提升统一服务质量。
“两张网”技术赋能
同样也是老房加梯速度的倍增,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这一“获得感”背后的“加速器”却是大数据的赋能。
在全市基层社区中率先借助大数据算力赋能开发启用“民情日志”大数据系统的临汾路街道,依托开发各类应用场景,充分助力治理高空抛物、垃圾分类及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更在沉淀汇集1000万条民情大数据基础上,率先构建起“数字孪生社区”,打造“数据驾驶舱”,大大提升了基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水平和效能。
大数据算力,以赋能解决了基层减负,也从根本上迭代了城市中关于基层服务理念和手势的变革。特别是当下,借助于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这“两张网”,强化了对居民区干部、社区工作者的业务赋能和技术赋能,社区干部一手掌握着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一手掌握着各类政策资源,在大数据加持下,他们得以更充分地放开手脚,更智慧地贴近群众,把服务做在群众开口之前。
比如,徐汇区支持广大基层社区贴合各自实际,在大数据治理平台上开发各类回应诉求的智能化“轻应用”场景。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一网统管”社区平台实现了集深度分析、智能应用、风险预警、辅助决策于一体,社区治理的运行规律逐渐显现。
党建引领是关键
要在基层社区构建起全宜居生活链、全网络服务链、全情感治理链,就需要一支高效的执行团队,而党建引领是关键。对此,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唐亚林这样注解:党建是社区基层各主体共同共通的语言、精神与生活,要充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切实的治理效能。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上海基层社区以精准服务需求为导向,在党建引领下推进跨行政区建制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资源、要素的重置与共享,夯实基层治理的微观组织基础。
徐汇区虹梅街道辖区虹梅路段全长700余米,涵盖3个居委会,4个小区,沿街商户80余家。这里还是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徐汇园区)所在地,每天有20多万白领来此工作。“潮汐式”人流涌动,催生了辖区商业街兴起,也带来市容环境脏乱、立面招牌杂乱等问题。党建引领下,街道推动街区与周边小区联动治理,将小区治理向街区延伸,成立街区治理联席会议,引导街区商户共同参与街区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商家自治与共治的意识;同时,按照“1+3+X”模式构建了以街道主导、商家自治、全民参与的街区治理组织体系。目前已推动制定街面店招店牌导则和环境卫生门责等。
而在五里桥街道,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居民区党建共促会运作,引进社会组织链接区域内外资源,大力培育楼组自治小组,成立一批党建引领的自治“微创投”项目,培育带动起一批党员带头人和群众骨干。同时,完善“双向认领”项目运作,让资源在多个层面流动盘活,激发社区各类主体参与活力,在全社区形成“找有趣的人,破尴尬的局,做有益的事,享和美的家”的生动局面。
文:顾一琼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