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协助下,远东反战大会突破重重障碍,终于秘密地成功召开,使中国的进步力量与世界反战力量紧密联系,中国的抗日战争汇入到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去。”扫扫二维码,看看手绘,听一段红色往事……昨天(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当天,虹口区发布了首部红色主题视听绘本《虹口记忆 红色回响》,以文字、彩色手绘、音频二维码等形式,将区域内部分革命遗址、旧址中的25个故事结集汇编成书。
记者看到,《虹口记忆 红色回响》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述虹口历史深处的红色往事,从寻访中共四大召开地背后的故事,到回望左联筹备以及成立时的历史场景,还有虹口区历史遗址纪念地八号桥,是两次淞沪抗战中国军民奋力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标志地。下篇着重讲述虹口的历史风云人物,有《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原型李白烈士在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的生动故事,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文学家在虹口的创作生活经历,还有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的虹口往事等等。
“虹口,见证了中国14年抗战的全过程,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见证了中国人民及亚洲各国人民对于日本侵略的抵抗,见证了侵略者的失败下场。”在《虹口记忆 红色回响》一书中多次“声音亮相”的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首席传讲人张家禾,以“虹口与抗战”为题,讲述了14年抗战中发生在虹口的故事。他特别提到了1945年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日本外相重光葵的右腿,就是在虹口被炸断的。在张家禾看来,虹口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失败集中体现在抗战胜利后设在虹口的“两法庭”,一是1946年1月在提篮桥监狱十字楼成立的盟军美军军事法庭,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境内最早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二是中国人设在原日本海军陆战队军营江湾路1号四楼的上海军事法庭,这是当时国民政府设立的10个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中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
“红色已成为虹口文化最鲜明的底色。”虹口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虹口红色文化资源丰厚,在目前已确定的上海红色革命遗址、旧址中,虹口区就有85处。虹口区是上海“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重要区域,是上海两次对日重要战斗的发生地,是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庇护之地。这些革命史迹见证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抵抗,以及侵略者的失败,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建立新中国、开启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卓越历程。多年来,虹口区以区域内红色资源为基础,先后打造及合作创作了多媒体情景剧《海上初心》、话剧《作家在地狱》、歌剧《春上海1949》、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等众多文艺作品。今后,虹口区将收集整理更多红色文化故事,用听、说、读、写等方式,不断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
作者:单颖文
图片:单颖文、虹口区供图
编辑:祁骏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