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海第23个高温日呼啸而至,上海中心城区的室外气温直逼35摄氏度。高悬的烈日下,卢浦大桥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桥下黄浦江江面热浪滚滚。记者站在距离江面100多米高的大桥主拱上,只觉得四面八方都是炙热的空气,脚底的钢板烫得仿佛“火焰山”。
这儿,就是卢浦大桥“涂装工程”工人们的作业环境。尽管避开了高温时段,但他们每天在这样的“蒸笼”里一干就是8个小时。
2003年建成通车的卢浦大桥,经过17年的日晒雨淋,桥体涂装已产生部分粉化、锈蚀现象。为提升大桥的安全性和美观度,建设者已在2018年完成了桥面以下结构涂装施工,而今年7月则再接再厉,启动桥面以上的“美颜”工程。据介绍,此次涂装主要包括2根主拱,主拱之间的25道风撑以及两侧的护栏、桥面板等部位,涂装面积4.7万多平方米。
现在,每天都有二十余位工人加紧作业。正因有了这些顶着烈日、脚底灼热、挥汗如雨的“养护工”“美容师”,才有了卢浦大桥的新装新颜,才有了高温下城市交通的畅通有序。
“没有高温天,哪儿需要就去哪儿”
桥梁栏杆是桥梁上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此次涂装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对常年经风吹日晒而生锈、褪色的桥梁金属栏杆进行及时的除锈刷漆,不仅仅美化路容路貌,更是确保桥梁安全、避免事故隐患的“定心丸”。
31岁的佘伟豪就是这样一位“桥梁美容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作业。头戴安全帽、脸蒙防尘口罩,敲击除锈锤,挥动除锈角磨机,伴随着“唰唰”的声响,块块铁锈从栏杆上剥脱。在他的手臂上早已被蒙上了厚厚一层铁屑,橙色工作服上除了尘土铁锈,还留有之前油漆的印渍和深深的汗渍。
“出于施工安全,每次上桥作业,我们都要穿长袖,把自己包严实了,就能防止铁屑的伤害和油漆喷脏。”佘伟豪告诉记者。
“锈蚀区域涂要5层,粉化区域涂要4层”,佘伟豪手头的工作没有停。尽管作业时间避开了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但他的汗水依然在他低头的时候,顺着安全帽的帽檐一滴一滴落在面前的钢板上。
“我们桥梁养护工没有高温天一说,一年365天,不论严寒酷暑,哪里需要我们就去修。”佘伟豪说着又抹了把汗,“高温算啥,我干这行8年,早习惯了。想到老家我的孩子等着我,我又有劲儿了。”提到6岁儿子的时候,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笑出了一口白牙。
367级台阶,每天至少走10趟
50米高的检修通道,一共367级台阶,这是施工工人每天作业往返的必经之路。在烈日直射下,记者每走一段就要停下来喘口气,但工程队负责质量检查的陈高原脚步轻盈,一口气就能走到顶。他告诉记者,他一天起码要走10趟,2万多步,就是为了把好质量这一关。
在他的手机里,是每天的工程完成情况:“八月二十一号:浦西段上游踏步底部打磨补底漆100~115米(施工人员10人,手持电动工具9台)……”“八月二十二号:浦西段上游踏步底部打磨补底漆115~130米(施工人员10人,手持电动工具9台)……”一天天,有序而详尽。
他说,这项工程的特殊性就在于出于交通便利的考量,在施工进行时,工程队也尽可能保障大桥通行功能一如往常,避免出现“休克式大修”阻断交通的情况。所以顶部是施工工程,桥上是车水马龙,“因而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安全’二字”。
陈高原每天来来回回走、来来回回看、来来回回转,就是希望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工程的进度。
据涂装完善项目副经理杨昆介绍,目前一座横跨大桥桥面的桁车已经搭建完成,位置处于主拱下方、行车道上方。桁车上部有10米宽,下方铺设了钢轨,形成一个可移动的防护棚,主拱上还搭设了多个施工平台。可移动的防护棚不仅能避免涂装时油漆滴落到桥面上,而且能在不同区域施工时方便施工平台的快速转移,降低涂装施工时对车辆通行的影响,保证交通的安全有序。
记者离开时,已经是傍晚五点,太阳缓缓落下,暑气也退散了些,但工人们手头的工作依旧还未停歇,施工场地不时传来些许的隆隆声。据了解,卢浦大桥施工预计将在今年进博会开幕前完工,届时卢浦大桥将以“新装新颜”迎接各地来宾。
作者:张晓鸣 王宛艺
图片:张伊辰 摄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