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样的上海99个集市中,几乎所有集市的内容都聚焦于美食、文创、零售、娱乐四大板块;59%的集市持续时间在一至三个月内……这是昨天中国商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上海集市发展白皮书》透露的数据。
当下集市由于其户外属性成为消费复苏和就业民生的重要经济形态和商业流通平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来,上海集市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涌现了多个具有标杆影响力的集市,如安义夜巷、大学路游园会、BFC外滩枫径、思南夜派对等。这些项目不仅开拓了特大型城市公共空间更多的可能性,更是给上海集市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城市空间中与人文、自然、艺术、交流的窗口。
白皮书显示,在调研的99个上海集市中,利用原本购物中心/商场的内庭、外广场等举办的集市有56家, 占比57%;利用公共街道作为步行街举办的集市有4家,占比 4%;利用主办方自营场地,如下沉式广场、园区、游乐园等举办集市的有39家,占比39%。
上海大学上海经济管理中心副主任孟添表示,目前上海的集市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购物中心+集市,购物中心借助集市的开发实现顾客引流,如安义夜巷、BFC外滩枫泾等;二是步行街+集市,比如如思南夜派对、大学路后备箱游园会、越“夜”越精彩外滩源艺术集市等;三是景区+集市,如老码头滨江露营嘉年华等,但无论哪种模式,较为成熟的集市均是高度依赖商圈却自成特色,比如六合路小尖顶游园会就在南京路商圈中,“How涩”主题夜市则是依托于新晋崛起的静安大融城。
从效果来看,部分集市已经有了极高的人气,产生可持续的效应。以静安嘉里中心的安义夜巷为例,白皮书统计显示,从2020年5月30日至7月26日期间,升级后的安义夜巷共计开放12次,共吸引客流近40万人次,商铺销售达445万余元,商家数量增加到50-60家。自开市以来,静安嘉里中心客流量增长35%,商场业绩增长44%。而作为上海“最美的12条街道”之一, 有特色集市和活动时,大学路上的摊位约在40-45个,日均客流超均值60%,商铺日均销售额平均高出工作日约50%。
而在8月和9月,上海依然有一部分集市将陆续“开张”,比如世纪汇广场LG1露天广场从8月8日起将举办”汇有约 干杯市集”,各类特色美酒、各类美食与特邀乐队弹唱演出、现场魔术表演相结合,更适合夏夜游玩。
逛集市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群消费者?白皮书显示,逛集市的人群50%都有车,总体比全市有车人群平均值高28%;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占比78%;从访客生育状况看,已育占比67%;年龄层集中在19-35岁,年龄结构重合度较高。
孟添认为,集市具备的灵活性与求变易变性优势,正好弥补购物中心由于长期租约带来的创新迟滞,集市具备的开放性与融合性优势,正好补充购物中心由于空间限制无法深化的互动与体验,更加满足消费者的人性需求。对于商户而言,市集可以作为新产品市场验证的入口, 有利于品牌孵化,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一个互相验证的场所。
作者:徐晶卉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