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与各行业的融合将无法避免”,德勤与同济大学AMMI人车关系实验室最近共同发布的《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报告明确提出,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一体化的背景下,传统车企有诸多不曾涉猎的新技术领域,唯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接受程度明显更高于世界其他地区,逾80%的受访者表示使用全自动驾驶汽车出行将是良好的体验。根据德勤的预测,至2030年,中国在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达到30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而根据2020年《德勤全球汽车消费者调研报告》,76%的中国受访者赞同车联网的发展将为驾乘带来更多便利,远高于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的消费者,显示出中国的消费者在消费习惯上已经为车联网的应用生态做好了准备。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令坤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这个生态圈中,整车厂作为最终的整合方需要把软硬件、功能及生态服务商等各方角色集中起来,完成从整车制造到长期出行服务的交付;传统一级供应商与整车厂以及人工智能和软件等领域的IT技术公司合作,推动车联网发展并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ICT企业拥有领先的智能网联科技,推动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让人车交互向人车关系转变,让整车实时在线连接万物;互联网企业需要持 续挖掘“人、车、生活”应用场景,并基于数据分析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和精准性,打造互联网服务生态;而政府负责搭建平台,从立法、政策、 标准的方面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推动新技术应用。
根据报告,在生态圈一体化的背景下,汽车产业与各行业的融合将无法避免。汽车行业的参与者不应再像以往一 样在业内“独善其身”,而应该更加主动地跨出行业的边界,打通汽车与外部其他生态圈的连接。
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汽车的形态将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在这场赛跑中,更好地借鉴跨行业的成功经验,将帮助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赛道上走得更远。
具体来看,报告提出汽车行业的参与者,尤其是主机厂应该从两方面做好准备。
以汽车为起点,延拓产品线,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企业转型。从需求端入手,通过增加与用户接触的频次与时间,加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控制。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相应的服务派发机制,完成与互联网企业的对接。 例如,汽车企业可以通过智能手表,为用户额外提供对汽车远程控制、信息监控、车钥匙分享等一系列功能。 同时,又通过智能手表——这一高频接触的穿戴产品,将空间与时间都相对有限的车内服务自然延伸至车外,从而使得一些增值服务,如汽车保养的预定,旅程的规划和分享,基于位置的服务推荐,在下车后仍可以延续。
同时,加强跨行业合作。无论是战略联盟还是建立合资企业,在未来产品的生态圈内,原有以汽车主机厂为核心的供应商采购模式将无法继续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只有通过跨行业的深度合作,才能够建立起产品之间的无缝链接, 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体验。无论是上汽与阿里在车载信息终端上的合作,还是大众汽车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来为网约车市场提供定制化的产品,都在为加速汽车行业的跨行业融合 , 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对于车企而言,想要占领智能网联汽车的竞争制高点,需在智能交互、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三方面均有所布局,根据商业企图、品牌定位、产品竞争力和技术积累等方面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和能力构建方式,在车联网生态体系的不同层面,采取相应的策略。
作者:唐玮婕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