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六,浦东公安分局康桥派出所如往常一样开始了运转了一天。从8时30分至次日8时30分,24小时的值班时间内,康桥派出所共接报110警情83起,来电报警15起,窗口接报8起,翻开值班记录本,一个个标注着求助已解决的暖心故事跃入眼帘。
危急时刻,幸而遇见您
13时20分,路边一名男子耷拉着头坐在偏僻的路边,身上的血迹格外扎眼,刚刚处警完毕的值班民警孙佳华见状紧急停车,上前询问。只见男子左手手腕处有两处割腕伤,颈部也存在一处伤口,伤口处血迹斑斑,孙佳华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吃了安眠药、夫妻矛盾要离婚、抑郁症、不想活了……男子支支吾吾中透露出对生活的厌倦,还刻意回避自己的身份和家人情况,也许是安眠药的药效,他不断地说道:“我想睡觉。”
紧急时刻,孙佳华利用仅有的一点线索通过随身PDA查询到了男子信息,通过呼喊他的名字,让他保持清醒等待救援,直到120救护车到场将其送医抢救。虽然男子没有了生命危险,但孙佳华还是很担心他的精神状况,始终联系不上男子家属,便找到了他的单位,直到单位派人抵达医院看望照顾,孙佳华才安心离去。
失而复得的手机
15时23分许,康桥派出所接到报警称辖区永乐广场三楼游戏厅内报警人的手机不慎遗失。民警杨碧涛立即赶到现场处置,原来报警人李先生带着孩子在游戏厅内玩耍,随手将一部苹果手机遗忘在了游戏台上,过了一阵儿想起来了,回来寻找手机却不见踪影。李先生是一名医务人员,手机里有一条涉及近期手术的重要信息,杨碧涛找到商场保安,请对方帮助李先生调取录像。
没想到这一看就到当晚22时,监控显示一名戴黑色口罩的男子拿了手机之后驾车离开。杨碧涛通过调查并多次尝试和黑衣男子进行电话联系,对方始终没有接听。次日7时,忙碌了一个通宵的杨碧涛并没有忘记李先生的手机,一停当下来就再一次拨打了电话。
这一次电话终于拨通了,话筒那头男子对捡取遗忘手机一事不以为然,杨碧涛法言法语讲明利害关系,该男子连忙将手机归还李先生。没多久,拿回手机的李先生赶到派出所想要好好谢谢民警,杨碧涛礼貌拒绝道:“这是我们民警的职责所在。”
“清官”巧解家务事
16时26分许,康桥派出所接报一起债务纠纷。报警人邵女士居住在康桥地区秀浦路上一个小区内,与女儿相依为命,已离婚的前夫陈先生自说自话将邵女士名下的这套房屋抵押给了别人,还签下了“如不还钱,就出借该房屋五年”的协议。
债权人上门要求邵女士履约,还联系了中介将房屋出租。为此,双方多次发生纠纷,一边是将要无家可回的邵女士母女,一边是坚持要履行协议的王先生,双方剑拔弩张,矛盾一触即发。
面对如此复杂的纠纷,处警民警李巍到场后,先控制住现场局面,再将王先生、邵女士母女、房产中介代表、租客等四方当事人带所调解。值班长张丹和李巍一起分头了解情况,厘清四方诉求,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长达6个小时的调解后,四方当事人终于达成协议。租客搬离该房屋由中介重新安排新的房屋,而中介损失以及涉及的债务问题则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邵女士母女俩当晚住回自己的房屋。调解协议签订完成的那一刻,邵女士母女落下了激动的泪水。
迷途老人的回家路
次日7时30分,还有1个小时就要交班了,平静的值班室再起波澜,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内一名小区保安在小区门口发现了一名迷途老人。
值班民警孙佳华立即赶到,谈话中老人答非所问,让他犯了难。虽然老人自述住在上海,来看望兄弟,但由于无法与老人正常沟通,孙佳华一时没法找到老人的家属或居住地址。
为了老人的安全考虑,孙佳华只得将老人先带回派出所,找地方让他安顿下来再慢慢想办法。坐在休息室里,仔细观察后,孙佳华发现细心的家属在老人的手腕上戴着一块电话手表。可惜老人并不会使用,而且对于民警查看非常抵触。孙佳华耐下心来,慢慢劝说直至老人放下戒心将电话手表取下。
电话手表中的通讯录里果然记录了家属的电话,孙佳华立即联系了老人的女儿。此时,老人的家里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正想着怎么把老人找回来,女儿就接到了民警的电话。
派出所里,一家人终于再次团聚。女儿表示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平时就一直喜欢往外走,家人怕老人走失就给他戴了电话手表,这下算是派上了用处。老人见到女儿,开心地笑了起来,为老人找到了家人,民警也笑了。
他们,作为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民警,他们的工作是那么的琐碎、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因为他们的工作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他们处理的每一起警情,或避免了一场悲剧,或成为百姓生活的转折点,对报警人来说,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作者:何易 周辰
图源:上海警方供图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