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抢抓发展机遇“黄金窗口期”成为当下关注焦点。在确保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前提下,市人大不断推进工作进程,拼时间、抢速度,以法治方式促进“六稳”“六保”要求落到实处。
《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体现“硬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专项监督分条款落实、市人大相关领导走访200多家企业调研“稳就业”“稳投资”“稳外资”……无论是在实地调研或是座谈会上,有一句话被反复提及——“政策红利一定要落到实处,有些企业再不救就晚了。”
在加速为当下社会民生痛点、难点寻求“解题方案”的同时,市人大也不断汇聚民智,为上海的下一个五年发展积极蓄力。作为今年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四五”规划编制意义重大,尤其需要深入调研、科学预判。为此,市人大一方面精心组织专题调研,在统筹、综合、整合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充分听取采纳代表们的建议,凝聚各方智慧。
援企稳岗,以法治方式力促政策红利落地
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越是在这一时刻,越是要积极扩大内需,把蛰伏的经济发展潜能激活,才能更好地落实“六稳”“六保”。
为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发展动能,《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虽说《条例》带了“促进“二字,但它却真正摆脱了人们将促进性立法认定为“软法”的刻板印象。“只要针对具体问题有突破,促进性立法也可以呈现出刚性的一面。”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说。
在不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看来,条例内容“干货满满”。从为中小企业明确“第一责任人”,到提高融资担保放大倍数、担保代偿率,文件中的一项项硬核举措直指靶心,精准回应了中小企业现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中,金融界人士尤为关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放大倍数原则上不低于五倍,担保代偿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五”这一条款。条例通过后,市人大专题听取市财政局有关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功能作用的汇报,促进这一关键条款在财政、金融部门落实。
在不断督促中小企业政策红利落实落地之外,市人大还通过专项监督、专题督办会等形式,促进上海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今年4月10日,《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审议通过,并于当天起实施。为依法落实监督职能,市人大常委会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80项条款分拆到七个专门委员会,专委会按职责分工走访政府部门和两院,推动政府和两院自查,并抓紧制定贯彻条例的实施办法。
为建立协调机制,市人大财经委会同常委会办公厅建立了监督工作协调机制,每月召开协调会,与相关部门共同磋商有关事项,推动具体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不久前,市人大财经委汇报了该专项监督的中期报告。据不完全统计,政府有关部门已制定配套文件60件(其中6件是条例实施后制定),拟新制或者修改8件,涉及内容包括加强制度创新、推动长三角营商环境合作等。
同步推进中的,还有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促进就业工作专项监督。为督促今年以来各项援企稳岗政策红利落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走访企业200多家,持续推进“稳就业”“稳投资”“稳外资”的专项调研。
听民意察民情,助力擘画城市未来发展蓝图
不仅关注当下的民生焦点、难点,上海人大也在生动实践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听民意察民情,为上海城市未来发展擘画新蓝图。
不久前,市人大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项调研启动会,明确专项调研要坚持人大的职责定位。在市人大财经委牵头下,各委员会围绕人口结构优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等9个题目开展了专题调研,已有初步调研成果。
各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参与联动调研,围绕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虹桥商务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发展组织调研活动,同时推动2035城市总规有关中央活动区、主城区、城市副中心及郊区新城的建设纳入区“十四五”规划。
6月19日,普陀区人大财经委召开部分代表座谈会,专题听取代表对普陀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关于民生领域的意见建议,充分倾听代表呼声、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在会上,来自社区服务中心的代表针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老龄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名代表说,要加强长护险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引入长效机制,不能仅靠入职前的一次培训,而要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适时组织再培训,使服务人员专业素养与服务对象需求更匹配。
为了让更多代表充分参与到重大规划编制过程中,今年首次市人大代表下社区活动顺利完成,围绕“十四五”民生改善主题听取社区群众意见。800多条涉及“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已由市人大财经委分析整理后交市发改委。
立法联系点“扩点提质”,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磅礴力量
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切入点,市民群众在城市发展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得到保障。“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从来都是一体两面、有机统一的。只有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人民城市的磅礴力量。
继今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扩点提质”以来,15家新设的联系点中,14家已经挂牌开张,1家即将挂牌,许多新联系点已投入立法征集意见工作,原有联系点也在积极拓展工作界面。
以黄浦区人大代表“家站点”建设为例,五里桥街道、半淞园路街道、老西门街道、豫园街道等都对“家”重新选址。五里桥街道将“代表之家”从商务楼宇调整到了临街党群服务站,方便选民联系代表;豫园街道拿出近90平方米的场所精心设计布置了“代表之家”。在“点”的布局上,淮海中路街道、小东门街道等螺蛳壳里做道场,将“点”设在了居民区内。
为让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市人大还积极探索建立市人大代表担任市人大专委会委员(不驻会)制度,目前已有 10名基层市人大代表担任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委员。同时,市人大代表法律专家库也正在建设之中,将充分挖掘市人大代表中的法律人才资源,实现人大代表之间的互助服务,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更精准、有力的法律支持。
作者:王嘉旖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