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数千公里,从东海之滨的上海赶回雪域高原的西藏江孜,这样一批青年人带回去的不仅是新的理念和视野,更将带回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已经脱贫摘帽的江孜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就在上个月,在上海第九批援藏江孜联络小组大力支持下,14名来自西藏自治区江孜县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的负责人,千里迢迢来到上海浦东新区参加培训。他们先后来到浦东张江考察了解就业及创业孵化的理念和模式,也赴南汇了解农村合作社建设情况。短短9天培训,让这批年轻人颇有收获:“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学到了优秀的企业管理方法、运行模式,也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立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办企理念。”
同样也在上个月,关于贫困县摘帽的国家第三方抽查中,江孜县在此次抽检中获得高度认可。
王高安,现任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上海第八批援藏干部,时任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援藏三年,江孜县155个村居,他都走了两遍以上,其间不仅积攒了超过千篇扶贫日志,提出了“四个扶”,更为他积攒下当地人民的深厚情谊。此次抽检评价一出,他曾经的藏族同事、江孜县扶贫办副主任罗布激动地发来短信:“我们真的要迈进小康了!”
如今,江孜县已经彻底脱贫摘帽。作为参与者,回望上海援助江孜的经历,王高安激动不已,他说下一步,更要注重从思想、机制等方面发力,把“要脱贫”提升为“要致富”,把数量脱贫提升为现行标准下的小康,把脱贫摘帽提升为重振江孜雄风。
西藏最缺的不是钱,是人才、理念、市场和机制
江孜的脱贫之路,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最生动体现。王高安说,对口支援这项制度,本身就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新一代援藏人用对口支援,更生动演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记得当时,常有人问他:“沿海城市、零海拔地区的干部们为何愿意到西藏来对口支援?”
他则毫不犹豫回答:“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他回想说,三年援建江孜期间共投入93个项目,80%以上都投在最直接的民生领域。“西藏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人才、理念、市场和机制”。
为此,他结合实践在当地提出了“四个扶”——扶贫先扶志,摆脱贫困首先要树立志向;扶贫必扶智,要加强农牧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引入市场规则、价值规律、竞争意识,遏制住贫困的代际传递;扶贫定扶质,“贴地飞行式”的低水平摘帽难度不高,而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增收致富,提高质量,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须扶制,施行一种更稳定的制度,来巩固脱贫成果,激发当地致富的内生动力。
产业脱贫加转移就业脱贫,高质量杜绝了“返贫率”
江孜县,由于地处青藏高原的年楚河河谷平原,曾一度是“西藏粮仓”,但也因种种历史原因而陷入贫困。为此,援藏干部们在当地开始了多维度的脱贫工作。一方面是产业脱贫,另一方面则是转移就业脱贫。
首先,在当地建立红河谷农业园区,通过“1+19+X”模式(19个乡镇,280座温室辐射到的种植点位22个)进行园区种苗技术,销售市场对接,走上了现代农业的道路,并带动起周边400多名农牧民就业增收,100多人入股分红,共同致富。
所种植的农作物中,有当地的大白菜,萝卜、土豆,还特别引进了上海青、生菜,以及西红柿、南瓜、8424西瓜。也有经济作物,比如引进了菌菇、藏红花种植,经济附加值相对较高。
同时,通过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在当地成立了脱贫攻坚协会,每年夏季、冬季举行两次劳务招聘会,组织全县企业、合作社招募劳务工人。
此外,还建立起带动激励机制。通过争取来的计划外资金,建立响应激励基金,但凡农户外出务工并带出一个新工人,就能获得奖励。
特别是,援藏干部们在当地培育出了雪域阳光、杰卡尔孜两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进行日常生活规范、法律意识等公共知识培训,以及挖掘机操作、裁剪、厨师、电焊工等专业技能培训。全链条、可持续地输出可就业人才,这使得江孜县目前在整个日喀则市排名第一。
“带去发达地区的理念,结合本地实际推出的这类举措,是实实在在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实践。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便就业,实现了真正的可持续、稳定和高质量脱贫,返贫率就很低。”援藏干部们这样归结。
“不但要富口袋,更要做富脑袋的工作”
“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大援藏干部始终铭记于心。
在对口援助过程中,援藏干部们深入当地群众生活情境,与藏族同胞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工作生活,双方不但建立起深厚感情,更通过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帮助当地农户脱贫奔小康。
比如,他们在基层发现并培育了一个民族团结家庭,当地藏族姑娘仁增潘多和汉族小伙子成家后,从开设小超市起步,到搭建大棚成立种植蔬菜的合作社,不仅自家脱贫致富,也带动起更多当地农户脱贫。仁增潘多去年获评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青年是未来,“不但要富口袋,更要做富脑袋的工作”。
为此,援藏干部们特别注重对当年青年展开脱贫攻坚行动,帮助他们树立创业意识、现代企业运营和管理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让青年人有获得感,并自觉树立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
援藏干部们开展“青春脱贫行动”,先后在当地培育11家“青年就业创业基地”。还成功动员黑青稞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的女儿尼玛普赤女承父业,大学毕业后放弃报考公务员,积极投身规模化种植黑青稞,并于去年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公司,目前种植基地面积已超过1000亩,还帮助了更多人共同过上好日子。
作者:顾一琼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