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举行,10余位来自全球的法学法律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人工智能的权利义务与法治实践”为主题,线上线下展开交流研讨。论坛还首次发布了“人工智能法治发展指数”,经测评,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法治发展评估总分为83.97分,总体状况较好。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政法系统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司法实际深度融合,“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等一批“上海应用”领跑世界。相关人士表示,上海要坚持把推动发展和优化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治理体系,铺设法治轨道,为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更多安全因素。
智能辅助办案,有效防范冤假错案
据介绍,“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简称“206系统”)由全市政法部门与科大讯飞共同研发,2017年7月上线后,上海刑事案件办理已实现立案、侦查、报捕、起诉、审判均可在系统内进行。去年1月至今年6月,“206系统”累计录入证据材料近1405万页、提供证据指引54万余次、提供知识索引8331次、提示证据瑕疵28309个。目前,该系统已在安徽、山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广应用。
“206系统”具有26项主功能,102项子功能,其中“智能辅助审讯系统”是使用率最高、最受欢迎的一项功能。该系统主要运用人工智能的光学字符识别、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通过提炼出案件事实要素和询问要点,构建成讯问要素模型,并嵌入系统。在讯问过程中,可以自动提示和指引办案人员按照案件事实要素和讯问规则进行讯问和记录,辅助办案人员梳理案件事实、及时发现矛盾点,避免因经验不足造成讯问细节缺失,保证了讯问笔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目前,沪上800余家办案单位已全覆盖该系统。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运用该系统形成笔录100余万份,每天有1万余名办案人员使用。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表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刑事司法实践深度融合,推动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有效防范了冤假错案的发生,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现阶段,人工智能只是辅助办案
在论坛现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介绍了最新司法感知智能应用的情况。截至6月30日,该公司研发的“人民法院语音云”系统支持29种方言普通话,累计调用7.4亿次,支撑庭审287万次,转写超过130亿字。另外,对法律文书、证据图文的识别准确率达98%。同时,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证据校验等核心技术应用于公检法系统,已经带来了管理创新,形成了上海刑事电子卷宗单套制试点、上海高院庭审记录改革、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无纸化办案及书记员集约化管理等。
崔亚东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司法多个领域,助力司法改革,破解司法难题,推动司法现代化进程。但从人工智能发展现阶段来看,人工智能只是辅助办案,而非“人工智能办案”。比如,人工智能的语音翻译能代替手工记录,相当于给庭审配备了“智能书记员”,不能替代书记员,之后的纠错、核对仍然需要书记员去完成。再如,尽管“206系统”已经具备了对证据瑕疵审查提示、类案推送、量刑参考等多种功能,但系统不能代替办案人员作决断,尤其是证据是否适用、案件的最终审判等,都必须由法官决定。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与司法的深度融合,可以辅助办案人员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促进办案人员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提升,规范办案人员的行为,是为办案人员配备了一名“智能助理”。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廖国勋出席论坛。
作者:单颖文
部分图片由上海法学会提供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