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式上,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正式揭晓。 本报记者 袁婧摄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最高奖项,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SAIL)奖项昨天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式上揭晓。四件代表全球人工智能(AI)顶尖水平的成果以及一篇前沿论文获奖。
获得2020 SAIL奖的项目是:IBM Project Debater;联影智能uAI新冠肺炎医学影像智能化诊断全栈解决方案;百度文心(ERNIE)知识增强语义理解技术与平台;卡内基梅隆大学Tetrad因果关系自动发现智能平台;清华大学论文《忆阻器卷积网络的全硬件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SAIL奖共吸引来自德国、美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多国的近800个项目参评,数量创下历年之最。
是榜单,也是“风向标”
SAIL奖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打造的高规格、国际化奖项,已连续颁出三届,集中展现全球AI发展趋势以及落地应用的高端水准。该奖秉持超越(Superior)、赋能(Applicative)、创新(Innovative)、引领(Leading)的价值理念,并以这四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缩略语命名。今年入围“决赛圈”的30件作品,以及最终胜出的5项成果,也见证了SAIL奖越来越具有风向标意义。
IBM历时六年研发的人工智能辩论系统Project Debater,是首个能与人类进行复杂辩论的AI。事实上,辩论只是其能力之一,更重要的应用场景在于,可帮助金融分析师、律师、企业家、公共事务决策者开展推理,并作出更好的决策。
联影智能的获奖成果已应用于“智能天眼”CT,它能在放射科医生不接触病人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扫描,从而大幅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而且将5至10分钟的CT阅片时间缩短至1分钟以内。迄今,共有500余台智能“天眼”CT驰援全国抗疫一线。
百度获奖的“文心”是一个取得世界级突破的语义理解技术与平台,去年3月发布至今,已在多个公开权威语义评测中获得近十项世界冠军。
因果关系是实现通用AI不可或缺的一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Tetrad因果关系自动发现平台,基本囊括了目前被证明有效的各种因果发现算法,使得因果发现更可靠。基于它,未来的机器可以像人一样探知和利用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进而更全面、更人性化地服务人类。
基于忆阻器的存算一体技术有望带来智能硬件革命,被评为未来科技趋势。清华大学的论文,基于自主研发的工艺流程制备存算一体芯片,最终搭建了国际上首款多阵列存算一体智能硬件系统,具有110倍的能效优势和30倍面积效率优势。
更多新技术,更广覆盖面
每年,SAIL奖组织方都会在全球征集项目,由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和企业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在通过初选入围的项目中,评选出最终榜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监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蒋昌俊已是连续三年担任评委,他们的观点,无论对AI行业发展还是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都很有借鉴意义。
谈到三年的评委经历以及今年的榜单,张旭表示,SAIL历年获奖成果都代表了国际高水平,然而,今年又有新的特色。比如,前两届的成果很多是多年技术积累和应用的体现,主要以规模性平台技术为主;而今年则走出了历史积累,注重反映最近一两年AI领域的最新进展。事实上,观察今年初复评中脱颖而出的30件作品,可以看到,SAIL奖如今的行业覆盖面更广,新技术更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的SAIL奖更可以被当作一个窗口,用来观察AI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走向和趋势。
蒋昌俊表示,SAIL评奖的三年,项目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不仅成为AI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也体现出上海的全球视野与影响力。今年的成果既包括国际前沿技术,也体现出中国AI自主创新的水平。在他看来,参选项目总体上反映出全球AI的主要格局:美国在基础研究、大规模算力、人才等方面领先,中国在应用场景和数据充分性方面有优势,而欧洲也具备自身特色与强项。
“上海高地”持续关注原创
作为行业风向标,分析SAIL奖不仅可以用于洞悉AI技术走向,也可以对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有所启示和借鉴。
在蒋昌俊看来,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目前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走在国内前列。但SAIL奖也凸显出一个判断:只有掌握原创的模型和算法,人工智能才能真正以此为依托,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核心技术需要不断积累和投入,能否建立核心技术平台和算法框架,直接事关产业发展的前景”。为此,蒋昌俊建议上海在基础性、原创性成果,以及核心技术、核心算法研究方面,持续投入和培育;同时,进一步集聚有实力的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探索形成联动、开放的国际化跨单位合作机制,建立共性支撑平台。
张旭对此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上海的产业界特别需要加强AI核心技术的研究。同时,张旭提醒从业者要注意一个趋势:目前,人工智能正在朝着“智能科技”的方向推进,而且,智能科技的范畴更大,包括了脑科学、数学、计算机、自动化、微电子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全方位综合实力的体现;人工智能技术也由“感知技术”向“认知技术”发展。为此,上海的AI研究,需要把握趋势,更多地开展前瞻布局。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张懿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