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团今天下午联合THE联盟四家成员单位举办“上港临港场站集并试点项目”签约仪式及项目发布会。项目启动初期,通过引导集卡将部分航线出口集装箱先集并芦潮港中心站堆场,再由上海港集中预约二次送港方式,在东海大桥通行低谷时间段合理安排集卡进港,以缓解东海大桥的拥堵和港区的场地紧张,促进洋山港整体运作效率提升及集卡周转效率提升。
“上港临港场站集并试点项目”旨在改善上海营商环境和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同时也是上海港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临港自贸新片区建设,在业务创新及谋划港口未来发展业态上的积极尝试。近年来,随着上海港集装箱业务的快速发展,作为上海港最重要组成部分洋山深水港进出集装箱量持续增长,2019年,洋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达到1980.8万TEU,其中洋山自动化码头能力继续释放,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7万TEU。
东海大桥作为上海洋山深水港唯一的陆路集疏运通道,可以预见其通行压力将持续加大。未来洋山自动化码头将继续释放能力,实现630万TEU以上能力,而随着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未来还将增加800万TEU的设计吞吐能力。东海大桥已经超负荷运作,再加上集卡进出时间段的不均衡性,东海大桥在个别时间段已经出现较严重的拥堵情况。
结合洋山港区未来的发展,上海港通过寻求广泛合作,引导集装箱临港场站集并,避开东海大桥拥堵时间段二次送港,为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缓解东海大桥通行压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智能重卡”技术在临港及洋山港区的应用创造了推演路径。
在位于通顺大道的芦潮港铁路中心站,通过预录、称重、验箱、验证EIR信息、生成作业小票、指定位置落箱等流程之后,ICD驾驶员就完成了与场站集并的工作,而船公司可以提前将集装箱储存在这一区域,进行整理集拼,堆场在收箱10小时内承诺安排送箱至码头,进行后续的操作。这就相当于洋山港的“货运航站楼”,进入IDC堆场视同进港,而之后所有送至的集装箱改配、落配、退关等问题都按照原有流程进行操作。船公司则可以在上港临港场站集并试点项目服务平台查询所有集装箱的动态。
据悉, “上港临港场站集并试点项目”将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启动,前期试运行期三个月,试点航线为THE联盟的EC1航线,合作码头为上港集团尚东分公司(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而且试运行期间,采取完全免费模式。
洋山深水港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洋山港区的未来发展变化,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如何进一步优化洋山港区的集疏运体系,以此改善口岸营商环境、提升港口运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当前上海港的主要任务之一。此次上港集团联合THE联盟共同设计推出的“上港临港场站集并试点项目”,也是上港集团在洋山深水港未来持续建设、发展上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上港集团表示,将用高效、成本低廉的物流转运方式和创新业务形态,形成配套洋山港区临港综合集疏运中心,提升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
作者:文汇报驻临港记者祝越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