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食堂方便社区居民,受到市民好评。 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上海,3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这座老龄化程度超35%的超大型城市,一直以来,围绕“养老”二字,不断“试水”更符合老年人期待的养老方案。无论是嵌入市中心的日间照料中心、“不离乡土”的农村养老模式,或是仍在不断探索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都力求精准击中老年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老龄化是挑战,也是机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养老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社区服务被置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任务项下。报告明确,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也表明,今天的养老服务,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
嵌入式养老,满足老人“原居安老”之心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养老床位一直处于“一床难求”状态。如何盘活有限资源,为更多老人提供便利服务?这些年来,上海一直大力发展为老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助餐点等社区服务。
许多老人会将自家周边的社区食堂亲切地称呼为“大食堂”。在老人们心里,社区食堂不仅能解决“一日三餐”,还是他们的情感寄托所在。社区食堂一般在中午11点开饭,但总有许多老人会提前1小时就早早候着。一位社区食堂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老人们都想提早过来跟街坊们聊聊天。烟火气十足的社区食堂还原出生活最质朴、最原本的味道。
就在不久前,为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上海还试点推出“家庭照护床位”。作为机构养老床位的有效补充,“家庭照护床位”推动正式照料与非正式照料力量整合融合,进一步提升完善了上海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功能。
探索农村互助养老社区新形态
在聚焦中心城区养老难题之外,远郊农村的养老问题也一直让代表委员们记挂在心。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在全国两会现场介绍了一种上海首创的农村养老新形态——“幸福老人村”。
它位于松江区叶榭镇堰泾村,一个十分典型的上海远郊农村。曹阿民留意到“幸福老人村”是在半年前。 “我从来没见过其他地方有‘幸福老人村’这样的模式,这类投入成本低的农村互助式养老社区十分值得推广。”曹阿民测算过,以村民农房改建这一方式建设养老床位,其成本仅仅是机构新建养老床位的十分之一。省下的这笔钱,意味着农村老人可以用更低廉的价格住进助餐、助浴等服务样样“在线”的专业养老机构。
曹阿民今年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政策联动创新、推动我国都市远郊及乡村地区“幸福老人村”模式为老照护体系建设》提案。曹阿民建议,将为老服务与照护新供给纳入乡村振兴规划中,围绕幸福老人村模式为老服务机构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政策联动创新。
一揽子政策不断落地,促进上下游产业发展
庞大的老年人群、攀升的养老需求,当养老服务迈入规模化、产业化新阶段,吸引更多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参与成为当前之要务。
不久前,上海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发布了《关于促进本市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养老产业20条”举措。“含金量”十足的20条举措围绕养老服务供给侧的5个重点领域,向市场主体推出了一揽子利好政策。其中,“鼓励建设年轻人、老年人融合居住的综合社区和长租公寓,打造代际融合、充满活力的长者社区”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关注。
就在全国两会开幕前夕,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的上海梧桐人家养老院正式开业。与其他独立养老院不同的是,这家养老院的最大特色在于引入了海外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模式,就是面向全年龄段、不同养老需求的老人们,提供包括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的养老社区。一旦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深耕养老领域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告诉记者,该模式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发展得十分成熟。中国版“持续照料退休社区”近年来也在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在营业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有58家,床位数约11万余张。周燕芳认为,如果这一模式能顺利推广,不仅将拉动投资、创造就业岗位,还能间接带动建筑建材、养老康复辅具、智能设施设备、餐饮、娱乐、医疗保健、老年金融等众多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
作者:王嘉旖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