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的历史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为什么是浦东?浦东30年来的成功实践带来了哪些启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浦东区委宣传部联合制作“而立之歌”12集系列短视频,带领我们一起探寻浦东开发开放30年“创新之钥”。
第八集:管委会“瘦身”的实践探索
采访嘉宾:胡炜(时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
“新区、新事、新办”
主持人:“小政府、大社会”是特定区域下行政管理制度的一种探索。那么,当年浦东是怎么做的呢?
1990年,当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吹响,上海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浦东开发办公室。不久,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三个开发公司也挂牌成立。这时浦东地区的管理体制依然是传统的,由市浦东开发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三区两县(杨浦区、黄浦区、南市区、南汇县、川沙县)和各委办局各司其职,浦东开发办协调推进。但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不断推进,这个体制开始显得不相适应。
胡炜:当时吴邦国书记和黄菊市长找我们谈,要我们担当起历史的责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实践。要率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率先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率先培育经济良性运行机制,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新区、新事、新办。
“带着钢帽,也要顶下去”
主持人: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共设立10个部门,分别是:党政办公室(内含宣传和统战等工作职能)、组织部、纪律检查委员会、综合规划土地局、城市建设管理局、财政局、经贸局、社会发展局、农村发展局和工商局等。而与此同时,上海其他区县平均机构设置为51个。
胡炜:这个机构高度精简,又集聚了人、财、物,有很强的行政执行能力。但当时,市里有人也有想法,说:“园林也好,环保也好,水务也好,你们没有对应的机构。没有对应的机构,我们的钱就不可能划给你们。”
主持人:面对各种声音,浦东选择“带着钢帽,也要顶下去”。为了能够和市里有关委办局对接,往往是一套班子、几块牌子。这样一个领导体制为浦东开发开放立下了汗马功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6月,浦东新区成立了完整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由此,浦东新区也正式进入开发开放全面推进城区建设和功能集聚的阶段。在继续推进“小政府”建设的同时,“大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也得到进一步的探索和推进。
胡炜: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社会力量的承接。在这种理念的推进下,浦东的综合改革在培育“大社会”和政社互动方面有很多新探索。比如,2006年我们在传统的审批大厅基础上,建立了“市民中心”。它的定位是:市民的天地,社会的平台,政府的窗口。对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我们直接听取市民的意见。
主持人:2018年,浦东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继续向前迈进,同时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浦东新区正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继续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尖兵。
来源:上观
编辑:施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