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沿祥德路走着走着会“毫无防备”地变成山阴路?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与“越界筑路”有什么关系?甜爱路旁那条曾经人车混乱的“堵心路”今天怎么样了?……今天上午,虹口区欧阳路街道以“行走课堂”的形式,开启了第一场“四史”教育活动。辖区内近30名党员群众及白领青年,跟随虹口区委党校讲师潘秦保、欧阳路街道市民宣讲团成员邵健的步伐,在山阴路与祥德路交界处走了三个点位,了解这段从“越界筑路”到群众满意“舒心路”的历程。在短短半小时的授课时间内,记者看到,不少路人和沿街商户,甚至外卖小哥也纷纷停下手头的事,加入到“行走课堂”中,了解身边的“四史”故事。
在山阴路和祥德路交界地带,至今保留着一中一英两块越界筑路界碑。其中,英文界碑嵌在山阴路340弄积善里一处墙体中,中文界碑在祥德路25弄门口处。“英文界碑上的MCR三个字母分别代表Municipal Council Road,是当时工部局在公共租界及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域内设置的道路边界标志物。”潘秦保介绍,1911年,公共租界越界修路修到山阴路,立碑代表这条马路是租界范围,这也导致后期这条马路到这个地方,忽然就改变了路名——界碑往南是山阴路、往北是祥德路。
潘秦保告诉大家,越界筑路对当时共产党人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如果遭到警察追捕,只要逃到大马路上就到了租界的地盘,警察便无法逮捕他们。他还给大家普及了一个小知识,鲁迅先生写《且介亭杂文》时,就居住在北四川路越界筑路区域这个被称为“半租界”的地方,“且介亭”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因此取“租界”两个字的一半,命名了这部杂文集。
“没想到这条天天走的路上,还有这么重要的历史遗存!”一名年轻学员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居住在这附近,却从未留意过这两块界碑,也不熟悉这段历史,“我刚刚就把这个家门口的‘四史’拍下来发了朋友圈,已经收到好几个‘点赞’了。”
听完越界筑路的红色往事,学员们来了山阴路274弄,这里是通往鲁迅公园和虹口足球场地铁站的一条交通便道。这条道路所属的欧阳路街道建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勇介绍,这条交通繁忙的百米小路上曾经人车混乱,再加上周边居民缺乏停车场地,只能把这条公共通道变成免费停车场,多年来这里停车矛盾、交通事故、邻里纠纷频发,原本居民家门口的必经之路,却成了群众胸口的堵心路。去年,在家园党建的引领下,依托各方力量,整合社区停车资源的同时,共享区域化党建单位资源,化解了小区停车难题。
记者看到,如今弄堂两边的外墙已粉刷一新,弄堂的路面也重铺了沥青,两侧用颜色区分出了步行道,行人和非机动车能有序通行,防止机动车乱停放回潮的地桩也已经安装到位,整个弄堂的面貌焕然一新。
“没想到今天的‘行走课堂’就走到了我们公司改建的这条‘舒心路’上!”在附近上班的学员周子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上海盛运建筑有限公司就参与了这段道路的改造施工,回忆往昔这里的脏乱情景,再看到今天的大变样,他格外激动,“在这期身边的‘四史’教育中,我看到了时代变迁里自己的贡献。”
记者了解到,今天欧阳路街道还发布了欧阳路街道“四史课堂”地图,标注了辖区内近20个红色故事点。结合“四史”学习教育,街道党工委已在每个点位上准备了10至15分钟的微党课。同时,街道将这些红色故事点优化组合、串连成线,形成多条“四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线路,以欧阳红色文化史、社区治理变化史、企业发展史为主要教学内容,形成欧阳“四史学堂”特色课程。参与课程打卡的党员群众,可以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兑换感兴趣的活动。下一步,街道党工委还将与区域化共建单位积极对接,结合“四史”教育推出精品课程。此外,精品“四史”课程将录制成音频,引入二维码,今后党员群众循着地图来到红色故事点,就能扫码自助收听有声版“四史学堂”。
作者:单颖文
摄影:单颖文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