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日,应急响应“降级”后的第一个周末,“五五购物节”与母亲节的叠加催化之下,“她消费”在这座国际消费之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也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特殊时期中,扩大消费市场、升级消费引擎的无限想象空间。
“五五购物节是一项重要的‘复消费’举措,有效丰富、激活了整个经济循环的链条,有助于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正常。”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积极推进购物节这一促进消费的阶段性措施的同时,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还需要更多长远的举措,在供给侧改革等方面积极推进,让消费加速热起来。
他指出,经济运行是一个循环的链条,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对经济的打击相当严重。当下已采取了一系列复工复产复市的举措,在此基础上,“五五购物节”采取发券、打折等“复消费”的方式,起到了杠杆的撬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在一段时间内使居民消费慢慢恢复。
“不过从长远看,要真正扩大需求、拉动消费,还要正视一个短板,要在供给侧的改革上做文章。产业是购物消费的基础。”王思政说,“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人均GDP已超1万美元,上海更是超过了2万美元,但是供给侧改革的成效还不是很明显,真正能够提供满足不断升级的居民消费需求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
他说,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客源输出国,每年出境的游客超过一个亿,去年达到 1亿5500万人,这些游客在境外的消费都以千亿美元来计。“那么理论上,今年由于疫情,外出旅游停摆了,这些境外的消费有可能转化为境内的消费。但是,目前还没有。”他举例说,比如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现在主要购买的不是奢侈品,而是日用必需品。这些不断升级的日用消费品,小到牙刷、牙膏、指甲钳、衬衣、鞋子,甚至内衣、锅子,都是功效升级的日用必需品。比如一个高科技含量的饭勺,人民币二三十元,放在锅子里大热天一个晚上,饭不盛出来不会馊掉,可谓价廉物美。
“现阶段的一个矛盾就是,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升级,但是有效的供给却不能完全跟上。同时,对于一些中高端收入人群来说,现在已经到了一个‘体验消费’的阶段,他们的要求就更高了,从总体看,这方面的精准服务、个性化服务等也还跟不上。”
在进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王思政建议,另一项长远举措,就是税制改革。他指出,这几年我国在税制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这次“五五购物节”也推出不少举措,不过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汽车消费,这次促进汽车消费的举措里,增加了新车牌照的拍卖量,短期内拉动了汽车消费。“但从长期来讲,上海的马路永远跟不上汽车增长的需求。”他认为,不妨在存量上多做做文章。比如二手车的交易,现在平均8到10年换车,发达国家水平是两三年换车,这当中有政策的限制问题;而占比越来越大的新能源车的二手车交易,也应加快研究,推进各方面的政策配套措施。购买新车的购置税,这些税收政策的安排,最初的出发点是限制消费,因为当年汽车是奢侈品,而今汽车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必需品,伴随这个变化的过程,政策设计也不妨不断地跟上。
“很多境外的商品,在境内就有出售,但是比较高的税费造成售价没有竞争力,所以大家宁可到境外去购物消费。”王思政认为,现在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进一步降低税费,对释放消费潜力将大有裨益。他强调:“除了短期的举措,要长期地拉动消费,可以在供给侧的改革、制度的改革、税费的改革等方面多做文章,不断探索创新的空间。”
文:王蔚
图:张伊辰 张挺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