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重大工程宛平剧场计划年内基本建成,上海越剧演艺传习中心6月开始桩基施工,徐家汇体育公园“两馆一建”年内结构封顶;区重大工程徐汇区牙病防治所二季度启动竣工验收,徐汇中城中学、南部小学确保8月交付使用,“乐龄汇”南部养老中心6月开工,龙华广场10月启动建设……
4月8日,徐汇区召开推进会为重大工程全面建设“发令鸣哨”——今年,徐汇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在去年高基数上实现10%的增长,预计完成投资165亿元左右,投入市、区两级重大工程共计61项,计划开工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竣工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以十年以来的“最强投资”为“十三五”收官。
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徐汇区2020年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将聚焦城市功能完善,注重项目管理效率及工程建设品质,把重大工程打造成为优质工程、满意工程。
年内33个单项工程开工,29个竣工
在徐汇滨江,2020年湘芒果、大众滨江即将竣工,国际人工智能中心西塔楼将交付使用,腾讯、阿里巴巴、网易、华为鲲鹏、小米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和商汤科技、联影医疗等“独角兽”企业将在这儿放飞AI(人工智能)梦想。龙华塔修缮,龙华广场、龙华会街区启动改造,将延续千年龙华城市记忆。建设收尾阶段的宛平剧场将与周边上海京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等多家戏曲文艺院团聚集交汇,形成传统文化片区。
在徐家汇,未来浦西第一高楼——徐家汇中心拔节生长,徐家汇体育公园顺利打造市级公共体育活动空间,一个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综合集聚的中央活动区将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中南部地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临床诊疗中心、南部医疗中心年内将结构封顶,对标世界级乐龄汇养老项目启动建设,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入手,让优质资源南北分布更均衡。
数据显示:2019年,徐汇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9亿元,同比增长39.7%,是十年来增速最高的一次。其中,重大工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48亿元。今年要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10%的增长,“这其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至关重要”。
今年,开工竣工项目将更多。年内计划33个单项工程开工,29个单项工程竣工,9个单项工程基本建成。
平战结合,以“一网统管”做精重大项目
能快则快,跑出开工建设“加速度”;能减则减,按下促进投资“快进键”——当下,徐汇区以推动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刀刃向内、自我加压,不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发挥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
比如,协调各部门做好促开工相关工作,力争原定下半年开工的项目能在上半年开工,力争储备项目提前到今年开工。
同时,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优化流程、精简时间,推动审批环节流程再造,探索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审批创新,力争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此外,扩大投资“催化剂”作用,狠抓预备项目转正,提高储备项目质量和数量,重点推进西岸图书馆、樱花大道六期等项目前期手续办理。
目前,徐汇区已成立区属城市更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重大工程推进为着力点和突破点,依托区规划委员会-社区规划师-区规划设计院三级体系,引入专业力量,做精规划设计;积极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以更科学的施工方法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探索运用大数据、CIM城市信息模型,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精细做好运维管理;加强现场控制、日常巡查和全程监管,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据介绍,结合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先行区建设,依托区城运平台,徐汇区开发了“汇治理”疫情防控系统,嵌入工地管理等功能板块,坚持平战结合,加强“大建管”领域的数据汇集分析和应用场景开发,充分运用智能感知技术,对深基坑、危大工程、特种设备、施工安全、进场人员、应急措施、扬尘噪音等实施全方位智能监管。
↓↓图为“国际邻里中心”效果图,整体竣工2024年
文:顾一琼
制图/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