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综合修缮工程是一项呼声极高的民生工程,时刻受到老百姓关心。
受到疫情影响,普陀区内一些小区综合修缮工程曾一度陷入停滞。面对已经建设过半的修缮项目,很多小区居民都迫切希望能重新开工,尽早享受到政府带来的实惠。
近日,在甘泉路街道新宜小区的工地上,又出现了众多工人忙碌的身影。作为首批复工的老旧小区修缮项目之一,新宜小区于数日前重启施工。该小区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工程于2019年7月底正式进场施工,至今已历时8个月之久,居民早已十分渴望项目完工。
为了打消居民对于外来人员进入小区的疑虑,在区房管局的指导下,修缮施工方、各参建单位、小区“三位一体”举行了防疫复工推进会,制定推出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例如,每天上岗的施工人员都会先在施工项目部内进行红外体温体检。而后,他们来到小区入口处,出示“随申码”和企业发放的实名制出入证,二次测温后,进入小区开展工程作业。除了这两道检测“关卡”外,施工人员还通过所属企业,早早地登记注册了“普陀区修缮项目复工、人员回沪报到系统”,从而利用大数据,完善了人员密接情况和每日健康追溯机制。
此外,为了让居民更加放心、安心,施工单位主动接受小区防疫管理,不但封闭临时设置的小区出入口,还在小区内外张贴起防疫复工宣传展板,展示防疫与复工的决心。眼见小区防疫压力较大,施工单位还提供了一批口罩、手套、消毒药水等防疫物资,支援小区防疫工作,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看着施工师傅忙得热火朝天,居民们最翘首以盼的修缮项目花园小广场,也将迎来改造后的“新生”,除了增设供人休憩的长廊,路面也平整了,并增添众多景观植物。
许多居民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不时过来打探工程进度。“对我们居民来说,现在就想快点搞好这个花园小广场。因为改造好以后,我们就可以带着家里小孩子到这里玩,70、80岁老人也可以在这里晒太阳、休息。”小区居民周阿姨注视着施工现场,脸上洋溢着兴奋之情。
为了尽快达成小区居民的盼望,施工人员除了全力以赴外,也考虑到小区内众多学子在家上网课的特殊情况。他们采取错时施工、调整工序等方法,尽力减少施工带来的影响。
“我们了解到孩子们要上课这个情况,对项目的施工内容作了调整。主要是把一些噪音较小的项目,比如绿化补种、中心花园修缮,还有墙面的涂料粉刷等工作提前安排复工。在保证复工进度的同时,减少对居民的干扰。新宜小区综合修缮项目原计划将在六月底完成,如今我们会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以及上级部门的要求,合理安排工序,力争在6月底交付。”施工方负责人介绍道。
目前,新宜小区综合修缮项目已经完成所有建筑本体施工,正进行小区环境美化提升、围墙、门头和架空管线入地施工。
除了新宜小区,普陀区其他老旧综合修缮工程也在做好严防疫情之下,加速启动,达成全部早日复工。
普陀区住宅修缮中心副主任洪艳介绍道,“目前,全区首批共有13个旧小区综合修缮改造项目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进入了复工复产。截至3月底,有48个项目达到了83%复工率。计划到4月上旬,全区所有旧小区综合修缮改造项目达成100%复工复产。”
作者:沈乾 刘阳 张晓鸣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