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有一个“损失规避”效应,很直白,也很好理解,本是由人性驱动而来:人们对于损失的痛感或敏感程度,要大大高于获得。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广谱适用的经济学原理,却在今天的上海,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颠覆。
这位来打擂台的“选手”,名叫爱。
这两天,一台装满甜品饮料且无人值守的保温柜出现在上海一座商务写字楼外的公共空间,它想要服务的不是进进出出、西装革履的白领,而是那些天天见、却从不相识的外卖小哥、保洁阿姨和执勤民警。没想到这个举动,瞬间席卷起一场爱的风暴——市民阿姨煮了烧卖、红烧肉悄悄放进来,白领小姐姐化身机器猫悄悄“补货”,更有人受此启发大胆“示爱”——给送外卖的小哥偷偷点上一份外卖……
无独有偶,恰逢花期的花展,直接“抛”下公园绿地,飞至一线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身边,娇艳欲滴的花束被送到这些凡人英雄手中,30万株象征着“永恒祝福”的郁金香就这样绽放在抗疫一线,开出了最美的颜色、最动人的姿态。
都是最困难的时期,都有最难捱的心情,但偏偏就是有这样一群人,始终还惦记着别人,温暖着一座城。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一座有温度的城,是因为住着一群懂得感恩与温暖的人。他们,让街巷的转角充盈着美丽,让城市的文明气度触手可及,也让那些冰冷教条的言语或理论相形见绌、日出冰消。
“原来,我们也是被关心着的”,说出这样的话语,其内心一定也如沐春风。
打动人的从来不是豪言壮语,是共风雪时为你点燃花火,是默默无声为你添瓦,是你为我送餐、我为你斟茶。
一点关心,一声问候,一眸回望,一个微笑……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我们彼此“间隔”,更彼此深深地拥抱。早春,上海已回暖。
作者:顾一琼
摄影:赵立荣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