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妈,疫情防控期间,要多锻炼身体,不然你的慢性病要加重的。”“家里的口罩别不舍得带,健健康康才能平平安安嘛。”……嘉定区外冈镇大陆村卫生服务站,乡村医生朱培华不厌其烦地叮嘱老年村民。村民们满脸的信任,来源于他30多年“赤脚医生”的特殊身份。
由镇或村里指派参加培训,通过亦农亦医的模式在医疗条件落后的村村落落间奔走……过去,这样的农村基层兼职医疗人员被群众亲切地成为“赤脚医生”。在嘉定区外冈镇,就有13名“赤脚医生”没有选择“退役”,而是加入乡村医生行列,用丰富的实战经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村民都爱听他们的话”
疫情防控期间运动少,高血压会不会加重?听说深呼吸憋气就能测出是否得了新冠肺炎,是不是真的?……68岁“赤脚医生”吴月昌所在的葛隆村卫生服务站里,村民问东问西,吴月昌既要做准确解释,又要破除各种不可信的谣言。大家看他的眼神,如同在看一名暖心“男神”。
“‘赤脚医生’很受村民们尊重和信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李艳告诉记者,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他们虽所受专业知识有限,但凭着负责和严谨,被村民视为健康卫士。由“赤脚医生”转变为乡村医生后,他们依然口碑好、受信赖。疫情防控以来,他们更是用通俗简明的语言不断说防控、讲知识、破谣言,消除了不少村民的恐慌情绪。
“吴医生,我好像发热了……”不久前的一个晚上,一位村民给吴月昌电话求助,语气中有些发颤。吴月昌放下手里的碗筷,拿起手电筒就冲往对方家中,几番测量,才发现对方并没有发烧,只是有些紧张情绪。虚惊一场后,吴月昌耐心安慰,又介绍了不少病毒防范知识,才放心回家。
在大陆社区,“赤脚医生”朱培华同样是“信心的保证”。2月20日下午,他上门给居家隔离的住户测量体温,竟发现对方体温不正常。对方急了,家人也急了,唯有朱培华没有乱了阵脚。他立即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联系,取得居家隔离对象异常情况证明书后,又通过120急救热线将对方送往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并按要求同社区医生一道进行现场消毒。看到“赤脚医生”如此专业、冷静,对方一家的情绪也逐渐平复下来。48小时之后,这名人员被排除在疑似病例外。
“赤脚”丈量最后一公里
“你好,身体有没有异常?我们来帮你检测一下体温。”疫情防控以来,“赤脚医生”张志明每天在外冈新苑社区的居家隔离户间忙碌。这个社区需要服务的居民多,没有电梯的老式楼栋也多,63岁的老张不断爬楼下楼,被笑称“赤脚特种兵”。
身挎便携式医药箱在村村落落间行走,是“赤脚医生”过去的特有剪影。手中的医疗设备不知更新换代了多少次,如今一双双“赤脚”却依然踏踏实实地丈量着守护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平日里,“赤脚医生”们上午为村民们开门诊,下午出门为村民开展随访和慢性病监测。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这样的节奏被打破了。吴月昌坦言,疫情发生后,来门诊的村民增多至15—20人次,还得走家串户开展信息登记、情况排查等工作,一分钟恨不得掰成两分钟花。于是,老吴早上的闹钟不断往前拨,晚上吃饭的时间不断往后拖,连口水都来不及喝。
把闹钟往前拨的还有朱培华。从小年夜开始,他就和社区干部们多外来人员上门登记健康信息,指导他们科学使用发放的体温计、酒精棉球、消毒片等。生怕他们听不懂,老朱还和不少人加了微信、留了电话,随时答疑解惑。平日里,老朱自学了不少医疗书籍,还自费攻读了上海交大临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加上丰富经验,让他在特殊时期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他们平时对村居社区里的住户健康情况了如指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起来自然更加顺畅。”李艳举例,随着企业“复工潮”到来,村里的外来租户越来越多,需要开展大量的自我防护宣传、健康情况排查、药物消毒说明等,一般的志愿者不熟练,往往需要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实战经验有丰富的“赤脚医生”出马。
赤脚精神在“疫”中传承
2月24日,李艳的手机上传来吴月昌的一条短消息:“葛隆幼儿园后道口值班,我可以顶班,就在我家边,比较方便……”朴实的几句话,却让李艳听了忍不住想埋怨——老吴已经连续多个双休日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这次还要主动请缨,“真把68岁的自己当成38岁呀?”
朱培华也在主动请缨。1月28日,58岁的他深夜前往G1501沈海高速入沪道口担任志愿者,为车辆人员检测体温、维护秩序。返回村里后,他又利用白天工作外的时间前往村里的无名道口值守,对入村人员进行相关检查。
“他们都是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那个年代走来的‘赤脚医生’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李艳说。
“赤脚医生”不是没烦恼。眼看镇里的“赤脚医生”们都到了“耳顺”之年,吴月昌说,我们往后退下来了,年轻的乡村医生们能够服务好村民吗?疫情防控中,这个问题有了惊喜答案。
年轻乡村医生龚锦一参加过全国农村地区乡村医生培训后,来到葛隆村和吴月昌成了搭档。此次疫情防控中,他在集中隔离点连续19天不回家坚守岗位,展现出的吃苦精神和服务群众的热情让吴月昌既佩服又欣慰。
李艳告诉记者,外冈镇里目前已有多批参加乡村医生培训的年轻人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掌握着比“赤脚医生”更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也从“赤脚医生”丰富的经验中不断汲取养分、迅速成长。“随着这些年轻乡村医生的到来,为村民零距离服务的‘赤脚医生’精神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李艳说。
作者:薄小波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