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至今已逾半年,推行效果怎么样?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上海绿化市容行业2019年第四季度媒体通气例会上,就能找到答案。
一组数字展示了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快、成效大:根据市绿化市容局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上海湿垃圾的日均分出量为9006吨,比没有强制分类的6月份,足足多了2000多吨。按上海800万户家庭计算,平均每家多分出0.26公斤的湿垃圾。这个数字说明,老百姓对垃圾分类的普遍接受和认真执行,从自家厨房做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另外,上海干垃圾日均处置量超过1.32万吨,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为6336吨。用一句话总结:上海垃圾分类进展顺利、好于预期,成效不断巩固提升。
一增一减,反映垃圾分类精度提高
垃圾分类是否细致,从湿垃圾分出量和干垃圾处置量的变化就可见一斑——如果干垃圾处置量下降,而湿垃圾分出量增加,则说明经过分类,原本混在干垃圾里的湿垃圾被挑了出来,专门投放进了湿垃圾桶。数据印证了这种情况:纵观2019年全年,上海平均每天分出的湿垃圾增长88.8%、干垃圾减少17.5%。
此外,原本混入其他垃圾桶的可回收物也被上海市民细心地分了出来。去年,日均可回收物的回收量增长431.8%。这说明,不仅一大批湿垃圾借由居民的自觉分类离开了干垃圾桶,另外一些有价值的可回收物也有了分类正确的去向。此外,去年有害垃圾增长504.1%,垃圾填埋比例从41.4%下降到20%。
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努力,日常生活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家里的垃圾桶种类变多了,冰箱上贴了垃圾分类图表,一边买汰烧一边想着菜叶果皮该怎么扔。有不少人说,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上海居民的“开门第八件事”。基层干部、小区志愿者、社区居民……大家各显神通,分类神器频出,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颇多便利。去年,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这样的成绩,显现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促进垃圾分类方面强大的倒逼作用。
为“全球性难题”贡献“上海经验”
前不久,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这么急着垃圾分类?》的文章在网上刷屏,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一组组骇人听闻的数据,让人不寒而栗。而在上海,一直有“上海的垃圾,15天堆起一个金茂大厦”的说法。有了分类,才能后续更好地无害化处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回收利用率,才能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减负。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行垃圾分类立法,全民性、高起点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形成上海独特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特点。今年,上海将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全力完成《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在七大方面发力——
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抓住《条例》评估机遇,持续开展社区、单位垃圾分类宣传,持续按照居住区“五个有”和单位“三规范、一明显”标准,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综合治理,养成社区居民、单位职工垃圾分类好习惯,以更高标准持续巩固90%以上的居住区(村)、单位垃圾分类实效达标。
继续推进分类达标示范街镇创建。健全市、区、街镇、村居“四级管理”制度,完善居(村)委、业委、业主、物业“四位一体”长效机制,全市实现90%以上街镇垃圾分类实效达标、70%以上街镇垃圾分类实效示范。稳步开展达标、示范区及街镇创建。定期对区、街镇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进行考核评分。
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完成6000个居住区可回收物服务点的质量提升。完善源头分类投放点建设标准,全面实现源头分类投放点建设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等分类收运车辆的装载、车况管理,推进各区落实对可回收物体系政策制度落实。
做强做实联席会议办公室。落实市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定期会议制度,在提升联办协调层级的基础上,强化联办日常协调、督办、考核职责,按照职能划分和《条例》规定,确定各部门垃圾分类减量的责任清单,并按照“管行业、管分类”的要求,实现各行业垃圾分类责任全面落实。
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按照“三提高一控制”(提高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类量、控制干垃圾清运量)的原则,2020年全面实现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达到6000吨以上,有害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1吨以上,湿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9000吨以上,干垃圾日均处置量控制在1.68万吨以下,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以体系构建为支撑,完善市、区、街道(镇、工业区)三级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关于建立和完善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规范和引导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进一步创新志愿服务载体和形式。
全力推进末端设施建设。按照最严标准、最高要求抓好项目质量。全年新增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3450吨/日。
作者:史博臻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