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端智库《大家论坛》日前在沪召开,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围绕明治维新以来中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以及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在论坛现场,日本历史学家滨下武志立足于亚洲的视角,以丰富的时间和空间历史信息,描绘勾勒了明治维新以来中日经济的发展情况。他指出,一种区域体系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应作为考察该地经济表现的着眼点。而这种区域互动在思想界也有体现,如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思想界中除了有主张引进西学的西洋派,以日本国学为主的日本派,还有以中国学术为主要背景的亚洲派。亚洲派同西洋派在积极推动明治维新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朱荫贵认为,以海洋、区域、空间、亚洲等宏观框架来进行经济史的研究是滨下武志的特点,这样的框架在当前国内研究中还较为少见,但对于重新认识一些以往具体的问题具有重要帮助。这样的研究具有三重鲜明的特点:第一,从日本学者的视野关注中国;第二,从中日比较的视角关注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从中国、亚洲、全球三个维度考察近代以来中国经济与发展的世界位序,具有非常独到、精准、前瞻之处。
另一位演讲嘉宾,日本信洲大学教授久保亨则从个人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经济史学研究的学习经历和治学成长出发,探讨了对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认识。对于这一时段的研究,他除了广泛阅览1907—1945年日本调查研究中国机构的材料、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论著外,借助了当前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还大量利用了20世纪70至80年代被翻译成日文的民国时期中国学者所开展的深度经济调查资料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这其实反映出,增进学术交流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于不同国家学者深化增进彼此的学术认识都是有益的。
此次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研究室承办。
作者:唐玮婕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