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探寻城市文脉,献礼新中国70华诞的三部纪录片——“上海·路”系列之《张园》、《常德路》、《巨鹿路》陆续启动摄制。而这三部纪录片的背后都由一项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所支撑。以政府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与力量,助力文化大戏、文化大片、文化大餐的创作与传播,为文化高地垫实群众地基——这是中心城区静安为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做出的探索。三年来,先后有近120个项目得到资助扶持,并沉淀、繁茂起一批运作成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诸如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天使知音沙龙”,关注网络文学主流化创作的陕西北路网文讲坛等等。
中心城区静安,自古而今文人雅士云集,如何将这样的资源优势沉淀转化为区域文化发展的先发优势?三年前,静安区率先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从追求“静安出品”转而追求“静安助造”,坚持政府主导、内容主流、市民主场,每年扶持经遴选出的项目40-50个,这些项目包括戏剧、音乐、舞台艺术、文学出版、美术出版等文艺创作项目,也包括节庆活动、展览展出、演艺交流等公共文化活动项目。“助”主流、“助”名家、“助”影响的倡导下,很多剧目及演出形式在静安首创、首演、首发、首展。
“静安究竟有什么?”
今年春节前,区文旅局邀请生活工作在静安的众多文化名人召开座谈,作曲家陈钢、作家赵丽宏等180多人济济一堂。会上就有人这样发问。
现场,有文化大咖应答:“我们有人,这一屋子的人,就是静安最大的宝藏。”
助名家,这是专项资金扶持的主旨之一。
比如,最早由作曲家陈钢和已故作家程乃珊发起的,以传播海派文化为特色的“克勒门文化沙龙”每月在国际贵都大酒店举办活动,秦怡、白先勇、梁波罗、陈逸鸣、谭元元、淳子、童自荣等文化名人先后汇聚于此,如今在文化资金资助下,“克勒门”越开越大,让海派文化主动走进了学校、企业、楼宇、社区,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
“助”影响是落脚点。比如,由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作家陈村发起的“网文讲坛”得到专项资金持续三年支持,如今在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扎下根。讲坛每月举办一期,成了国内知名网络作家与读者见面交流、与各领域专家跨界互动的文化平台,通过网络直播,每期讲坛都有数十万人次以上的点击量,成长为网络用户特别是青年一代喜爱并关注的文化品牌。
聚焦主旋律、正能量的文化精品项目,是静安“助造”的鲜明导向。今年获得资助的37个项目中,其中“聚焦建国70周年”等系列文化活动占比1/3。此外,新近申报的民生美术馆、上海音乐学院“城市临响空间”等项目也因策划新颖而获得文化基金支持。
作者:顾一琼
摄影:叶辰亮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