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流浪地球》的人,大概都会对星际移民这件事充满遐想:直到地球毁灭,人类才会被迫“移民”吗?
科幻片的想象,在现实中永远有人去“追梦”。就在几天前,曼为科技启动了DSPACE计划,致力发展深空探测事业,想要开启人类星际移民的新篇章。
民营太空探索公司从来都很神秘,这家曼为科技究竟是什么来头?记者查询发现,曼为科技成立于去年9月,由冯仑和李海林共同创立。“2015年我拜访NASA并参观太空博物馆时受到了强烈震撼。在与航天员的交流中发现:太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创始人冯仑表示,与太空心理距离的缩小让他开始关注太空相关的前沿科技进展。2017年,埃隆马斯克提出要把一百万人移民到火星的想法让冯仑的思考更加聚焦在火星移民上。
星际移民不是简单地让人类搬家,而是人类文明在其他星球上提升和再创作的过程。那么常人都会跳出这几个问题——
第一,人类移民火星,怎么去?
第二,如果很多人都想去,那谁去?是真身还是分身?
第三,假如移民去了火星,我们会变成什么样?还是地球上人的样子和形态吗?
第四,去了火星干什么?要建立怎样的文明?
DSPACE太空基因计划正是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反复琢磨中被不断酝酿并最终定型。“DSPACE的每一颗装有DNA冻干粉的太空胶囊只有几克的重量,按现有的火箭承载能力来计算,一次运输就可搭载几万个这样的胶囊。DNA代表了生命的种子,而它的运输比直接运输上百万吨“肉体”要容易得多。”冯仑如是分享了他的想法。
据悉,2018年10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国家基因库、青岛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邃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家级机构的共同努力下,DSPACE的首个人类太空基因库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今年年底,曼为科技将会发射第二批志愿者的DNA冻干粉进入太空,同时也与航天科技及生命科技领域相关的合作伙伴建立了联合实验项目,开展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的相关生物研究。
DSPACE计划只是长期项目中的一步,在未来3-5年内,会陆续开展如寻找有利于长期地外空间生存的生物学方法、生物信号的接口与传输等研究,也会持续迭代现有业务,开发更有利于在太空长期保存人类种子的载体容器,逐步完善和健全曼为的太DSPACE计划。在未来10-20年内,曼为希望找到人类对抗宇宙环境(高能粒子、微重力)和移民其他星球的有效方法,在太空科研和服务领域形成独特的标签,发展成一个拥有核心技术的整合生物医疗和太空科技的创新型公司。
发布会上,曼为科技还启动了“火星社会”上线仪式,并任命了庄逢源教授等6位星际大使,同时成立了星际联盟,并与《中国航天》进行战略签约,双方共同发布举办“2020国际火星大会”。
作者:徐晶卉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