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花苑小区为方便夜班职工投放垃圾, 在定时定点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一个24小时分类垃圾投放点, 安排志愿者轮流值班登记,受到居民好评。 赵立荣摄
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的点位和时间怎么定?强制分类如何转化为居民自觉意识?怎样引导频繁搬动的租住户参与垃圾分类?孩子在家庭垃圾分类中扮演什么角色……在源头分类生活垃圾的实践中,本市很多居住区都面临诸如此类的困惑。
近日,记者在两个被称为“样板社区”的居民区采访时发现,他们也曾面临上述难题,但通过社区总动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反复沟通、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方法等,均克服了重重困难,引导居民养成了分类的好习惯。
不仅如此,垃圾分类这一生活新时尚,还成了居民社区自治的有力助推器——改善了邻里关系,美化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社区事务参与度。
边实践边调整,根据居民意见调整“定时定点”
青浦区重固镇康浦景庭是建于2016年的农民动迁安置小区,总户数为656户,共约1413名居民。现在,小区设置一个24小时开放的垃圾厢房和两处定时定点投放点——地图上,三处点位连成一个三角形,布局尽量考虑到44栋楼所有居民的便利性。
康浦景庭所属福定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雷爱慧介绍,去年9月,小区通过调查问卷征询居民意见,充分综合各方意见后确定了两个投放点位,同时把每栋楼下的一对干、湿垃圾桶撤掉,开始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由于前期三四个月“铺天盖地”的上门宣传,居民都比较配合。
但也有居民对东面的投放点提出异议——投放点位于13号楼前的便道上,距离前排26号楼不足10米,离居民楼太近!居委会和物业公司重新规划,在附近变电站旁重新选址搭建新点位,避开居民楼——最终皆大欢喜。
小区东北角的另一处投放点也进行了微调。这里是小区主路拐弯处,早晚定时投放时间段车来人往不安全,居委会和物业便把点位适当后移,避开人流和车流。“尽量创造条件方便居民投放。”雷爱慧说,7月1日以来,小区晚间定时投放实行“夏令时”——往后延长了半小时。
动迁安置小区居民们乡里乡亲的,相互都很熟悉。雷爱慧坦言,这对垃圾分类非常有利。社区28位居民志愿者每人认领二三十户居民,上门宣传、指导、监督垃圾分类。居委会还要求小区20多名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到社区报到,鼓励孩子在家“小手牵大手”,和家长一起分类垃圾。
重固镇靠近虹桥商务区和青浦工业园区,康浦景庭小区的外来人口较多,房屋出租率达40%。为了引导租户分类垃圾,居委会、物业与街道对外人口办合作,互通信息,接到新租户入住消息,志愿者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宣传垃圾分类,分类工作不留空白。
现在,康浦景庭社区不仅95%以上居民自觉分类垃圾,分类纯净度越来越好,居民间的互动也越来越多——共同搭建了社区事务协商平台,并制订《康浦景庭居民公约》,相约规范和管理小区群租、违法经营、居改非、绿化带种菜等现象;此外,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社区还安装了充电桩,增加电瓶车和汽车停车位,维修更换楼道防盗门,加装视频监控探头,解决了一系列急难愁问题。
按居民进出路径设置投放点位,还改建了绿化阳台
6月3日试点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前,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茅台花苑居民丢垃圾可方便了——建于1992年的六幢26层高楼,每栋都有一个垃圾管道井,除了一楼,每层有两个投放口,居民出门倒垃圾只要走到楼道投放口,扔进去即可。
为了遵守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茅台花苑居民区下定决心封掉六个管道,并把管道井下面的垃圾房改造成四分类标准垃圾房、一个大件垃圾堆放点和一个工具存放间,引导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前期,我们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楼组长会议、文体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和条例。居民志愿者还自编自演垃圾分类歌谣、视频等开展宣传,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茅台花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唐秀珍介绍,封井前,居委会、物业和志愿者等三四次上门征询、听取居民意见,解释封井必要性,获得绝大多数居民的支持;同时,小区制订补充方案,由志愿者上门协助收集独居高龄老人等特殊情况居民的垃圾。
清洁、消毒、晾干、封住——5月28日和29日两天,茅台花苑小区一口气封了全部六个垃圾管道井。“封井至今,没有出现任何不良现象,居民还说对治安更放心了。”唐秀珍告诉记者,四个投放点位的选择也花了一些心思,按照居民进出小区的流动路径设置,“现在,我们考虑在上下午各三个小时的基础上再延长投放时间,方便晚归的上班族扔垃圾。”
记者在茅台花苑小区看到,每层楼的两个投放口处已变身干净、清新的绿化阳台,站在上面望望风景,吹吹风,好不惬意。而每座垃圾厢房前的宽敞三角地,每逢投放时间,也成了居民相聚聊天的好去处。
作者:李静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