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全球工业机器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在2018年放缓增长步伐,仅录得不到1%的增长。
IFR是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发布上述数据的,该统计结果还显示,亚太区域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同样放缓增速,2018年甚至比2017年降低约1%。与此同时,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来看,中国遥遥领先,2018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为13.32万台,超过了第二名到第四名的总和。日本以5.24万台、美国以3.81万台、韩国以3.76万台分居二到四位。2018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为2.79万台的德国位居第五。
IFR指出,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为38.4万台,与2017年的38.2万台基本持平。不过即便如此,从2012年的15.9万台到如今的38.4万台,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在六年时间里翻了一番还多。
IFR还通过每万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动化水平高低。这一指标越高意味着自动化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数据显示,韩国以每万人使用710台工业机器人位居榜首,新加坡以每万人使用658台工业机器人紧随其后。中国每万人使用97台工业机器人,仅略高于亚洲的平均指标(每万人使用75台工业机器人)。欧洲的平均指标为每万人使用106台工业机器人,美洲的平均指标则为每万人使用91台工业机器人。
数据表明,我国2018年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2.96亿元,同比增长6.68%。整体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增速明显快于机械工业全行业平均水平。到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消费已经连续6年稳居全球第一。同时,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国家级智能制造类试点项目618个,地方修建智能制造类的产业园区537家,这些项目和园区承载了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带。
围绕如何满足“智能+”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嘉宾们各抒己见。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指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往深度走,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智能+”需要工业和IT的专门人才协同推进,还有工业组件、算法模型的沉淀,由于工业场景复杂、算法多样,将为此项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嘉宾们普遍认为,应着力探索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通过重点培育离散型、流程型制造模式,促进智能化生产。通过推动网络化协同,构建云制造服务平台,形成产业链各环节相互促进的新业态。
作者:张晓鸣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