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业发展日新月异,但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治理体系仍有待完善。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善现有金融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另一方面,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要避免同时出现过度监管和监管空白。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形成金融监管合力,切实提高金融治理体系的协调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势在必行。
6月14日,中外专家学者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热议引起金融风险的内因、外因,探讨有效的应对方法和可行路径。
应对金融风险关键在“修炼内功”
金融创新往往伴随而来诸多风险。中投董事长彭纯表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近年来的金融监管趋势都呈现出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宏观审慎监管的强化和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塑。
中国目前已形成“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体制,而在海外,英美等国在宏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方面也都实行了进一步优化和更明确的职责分工。上述这些金融监管层面的新变化,为资本市场应对经济波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彭纯进一步指出,不论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应对金融风险的关键还在于“练好内功”。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治理能力、内控能力。目前,一些金融机构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当然,市场还是应该看到,近年来,不少中国金融企业得益于公司治理的探索和内控机制的完善,在风险控制方面表现得相当好。
对外开放与风险防范如何平衡
中国市场开放的大门要越开越大,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在持续开放、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的同时,把控好金融风险?曾担任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的希拉·贝尔认为,中国既要开放市场,也要进行审慎监管。
希拉·贝尔认为,近年来,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资本充足率、退出机制等方面,中国都开始逐步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她表示,目前中国在金融领域已经采用了一些比较严格的标准,这是很积极的进展。希望未来中国金融业的标准和规则能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甚至做到比国际通行标准更严格。
有了金融监管规则后,如何将之落到实处、有效实施是下一步重点。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技术委员会前主席莫妮卡·马切乐认为,要对金融企业进行基于事实的全面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选择监管部门监管,也可以让企业进行自我评估。只有摸清企业金融治理结构、分配制度等一系列基本“底数”以后,才能对金融市场进行准确而全面的风险评估,最终为金融稳定树起一把“安全伞”。
作者: 王嘉旖
编辑:苏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