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正在认真检查设备。(上海沪光变压器有限公司供图)
在人们印象中,隆隆的机器声、宽敞的厂房是制造业的“标配”,那么,寸土寸金的上海中心城区能与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搭上关系吗?
数据似乎并不乐观。比如黄浦区,多年来,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一直保持在95%以上,留给制造业施展的空间不足5%。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里却愣是“生”出了一家十分特别的制造企业。它规模不大,年产值约2亿元,却是一家集国内外高新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干式变压器,创造了许多中国乃至世界之最。这家企业的名字颇有意味——上海沪光变压器有限公司,意喻上海之光。
沪光虽然声名不显,但若离开它的产品,城市公共交通就有陷入瘫痪的风险。原来,上海地铁系统使用的正是这家企业的核心产品——变压器。据了解,目前全国2000多家变压器企业中,只有7家能为地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沪光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沉淀下的老字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上海制造业的黄金年代。在不少人看来,产地标签就是品质保证,“上海制造”代表着国内制造业的顶尖水平。沪光就诞生于这样一个黄金年代。与它同时期的,还有大名鼎鼎的中国铅笔一厂,出产的中华牌、长城牌铅笔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学子成长。
如今,这些老厂大多选择将厂区搬离了黄浦区,但依旧将总部留在这里,成为那“不到5%”。究其原因,这些历经市场考验、几经沉浮的老牌制造企业,不舍得把总部从这里挪走,这是它们品牌之魂的所在。
黄浦区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一语点破中心城区发展制造业的困局所在。放弃第三产业的高单位产出而去费心费力、从头培育一家前路未知的制造业企业?显然,这笔经济账并不划算。但中心城区也不必就此远离制造业,既有的传统老牌制造企业就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他们历经市场洗礼,大多已具备一定规模,只要为其匹配适合的服务,其单位产出未必逊于第三产业。
诚然,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下,制造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纵使如此,企业依旧可以寻觅提高效益、填补市场空白的机会,而创新能力和过硬技术就是最好的敲门砖。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不仅可以打破许多国际技术壁垒,还可以推动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工业化道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今年,沪光对外公布了其最新两项专利发明——拆装式牵引整流干式变压器和35KV干式非晶合金牵引整流变压器。前者解决了困扰上海地铁运营方近十年的运维难题,而后者则可以节能近70%,为企业省下大笔花销,也填补了地铁系统牵引变压器使用新材料的空白。
在研发拆装式牵引整流干式变压器时,沪光研发团队历经无数次试错、实验,甚至还大胆颠覆传统原理,最终成功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台拆装式牵引整流干式变压器。体积庞大、难以移动的变压器就此被轻松拆解为16块零部件运抵轨道下方,在24小时之内就可像拼乐高一样完成安装,从而大大减少对轨道站点现有设施的破坏和影响。记者获悉,该套设备已于去年9月通过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全套试验,目前正与申通集团协商挂网运行事宜,不久后将应用于上海地铁。届时,困扰许多地铁线路的承载力问题将得到解决,地铁运营方可以在高峰时期增设多班列车,缓解人流量大的压力。
黄浦区国资委主任沈丹娜这样点评沪光,“在区属国资企业中,沪光的体量、规模虽不大,却是一家有专长、有自身特色的企业。”而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打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的重要法则。
作为沪光的长期合作伙伴,申通地铁维保供电公司总经理郭德龙对沪光的未来提出建议。他告诉记者,随着上海地铁网络的不断延伸,目前日均客流已超过1000万人次,这样超大规模的网络,仅仅依靠传统人工运维的方式已无法快速响应。希望能够与沪光一起通过成立联合技术工作室的方式,优化产品制造工艺,从而攻破地铁在线运维难题。他认为,未来的变压器要成为融入物联网的一个电子元件,人们打开电脑,就能在终端上随时随地监控变压器的各类数据。一旦发生意外,系统还能自动警示。
记者手记将“创新基因”融入“上海制造”
考评一家制造业企业成绩如何,过去我们习惯用年产值、净利润这样的通行指标。但在这些数字之外,我们还应意识到一家企业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至关重要,这代表着这家企业未来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空间。纯卖设备,这是一条利润逐渐压缩的窄路子,只有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才能真正扩大利润空间,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飞跃。
从规模上,我们无法说年产值仅2亿元的沪光是一家大厂,但沪光身上难能可贵的是拥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创新研发能力。从生产出第一台变压器走到现在,沪光的脚步既坚定又稳健。要持续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就需要一批像沪光这样有特色、有专长,能够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不断深度融合,拥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制造企业去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
同样,对于上海中心城区来说,要突破所谓的“制造业之困”,政府部门也要有创新意识,要有超前服务理念,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可能的政策空间。
作者:本报记者 王嘉旖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