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19年上海“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暨崇明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启动仪式在崇明长兴镇社区文化中心剧场举行。今年上海宣传周主题是“节水减排,点滴开始”。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2018年,本市万元GDP用水量23立方米/万元,同比下降8%;本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40立方米/万元,同比下降4.8%;人均日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20升/人,同比增长0.8% ,但低于约160升/人的全国人均水平;全年累计完成839项各类节水措施,最高日节水量4.48万立方米。
市水务局在开幕式上透露,为落实新近发布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本市计划于今年内制定完善上海市节水行动方案,目前正在研究从农业、工业、城镇生活节水减排等方面,重点推进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节水减排科普宣传等工作,积极探索多个行业领域应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
合同节水:给用水找个专业“管家”
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十三五”期间,我国逐步推行合同节水方案,重点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行业和高耗水服务业推进合同节水工作。所谓合同节水,就是用水单位与有节水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第三方服务公司签约,由第三方公司先募集资金安装节水装备,降低用水单位的成本支出,提高用水效益;第三方服务企业从节水效益中收回投资,获得收益。
市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张立尖介绍,目前在本市推行的合同节水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效益分享型、用水托管型和效果保证型,最常用的是后两种。其中,用水托管型就像用水单位找了一个节水管理“管家”,委托节水“管家”负责供用水软硬件系统的改造、运维等,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费用;效果保证型中,用水单位和第三方服务企业会签订具体的节水目标。
“目前,上海已有50余家单位正在使用合同节水模式,主要采用用水托管型与效果保证型。其中多数是节水意识较强的公共机构、学校、医院和知名外企等。”张立尖介绍,合同供水的第三方企业会对供水管网开展精细化管理,比如,每周抄一次水表,及时监控管网跑冒滴漏等现象;并对照各环节用水参考数值,合理分析用水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据了解,合同节水第三方服务企业一般3-5年可收回投资成本。
据悉,今年,市水务局将结合行业用水实际,在公共机构、公共建筑、高耗水行业、高耗水服务业等领域中选择月用水量在10000立方米以上的单位,推广合同节水模式,重点在政府机关、学校领域打造一批合同节水示范项目。5月中旬,本市将在同济大学开展合同节水相关推进工作和研讨,一批高校已有开展合同节水的意向。
节水技术种黄瓜能省90%的灌溉水
开幕式上,崇明区正式启动市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这是本市最后一个市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区。此前,浦东新区、青浦区和金山区已被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闵行区、嘉定区、奉贤区、松江区、宝山区五个市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也在持续深化中。
崇明区水务局负责人透露,全区节水的一大亮点是农业节水特色——通过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品牌化、科技化发展,提升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崇明区实施高效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农业面积已达61.2万亩;不断推进建设粮田、菜田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规模化果园滴灌设施,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2018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5,高于约0.5的全国平均水平,节水灌溉覆盖率也已达到93.19%,主要采用微灌、喷灌和滴灌等模式。
记者在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崇明农业示范基地看到,温室种植的番茄、黄瓜、茄子、草莓等蔬菜,全部采用滴灌技术,一根根细管将水和营养液输送至种有植株的岩棉中。而灌溉用水很有来头——全部是雨水。据基地农业专家丁小涛博士介绍,大棚总面积为21000平方米,顶部配置雨水收集系统,一年可收集23000立方米雨水,大棚植物灌溉只用13000吨,剩下的一小半雨水用来浇灌基地的田地。而经过超滤等净化程序后的多余营养液也可以循环使用。
“通过雨水回收、鱼菜共生、营养液回收消毒利用和串级利用等节水技术,基地生产的1公斤黄瓜耗水量为13-15升,而传统大田漫灌的方式耗水量是这个的十倍左右。”丁小涛说,这种节水温室种植技术已推广至金山区、浦东上海鲜花港等地。
“童心水趣创新实验区”让孩子学习节水知识
上海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河网密布,水系发达。然而,这里却是一座水质型缺水城市。2002年,上海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近年来,本市大力推进节水发展;近五年,紧紧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积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城市)。
截至2018年,本市共创建24家节水型工业园区;3家节水型农业园区;7家节约用水示范机关、382家节水型机关、8家节约用水示范单位和183家节水型单位;31家节约用水示范企业和323家节水型企业;49家节约用水示范学校和398家节水型学校;245家节约用水示范小区和2813家节水型小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节水型社会创建成果。
在上海市节约用水示范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崇明区长江小学,一处2000多平方米的“童心水趣创新实验区”是全校170多名孩子最爱的场所之一。试验区的“水趣园”收集雨水和空调管水后,经过格栅过滤树叶等大件垃圾,再经过五道石子、黄沙和活性炭等物流处理,增加氧气含量后,用水泵注入池塘,养鱼虾和水生植物。为了安全考虑,当池塘的水面高度高于45厘米时,多余水分会被排出,用于浇灌周边的草坪和绿植。此外,长江小学还备有废水收集桶,师生一天用水剩下的部分会收集起来,用于打扫清理校园等用途。
“整个雨水系统花费了约1万元,但每年可收集约三四百升雨水。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里看到雨水收集利用和节水的系统过程,学习节水知识。”长江小学校长黄春荣告诉记者,现在学校的节水氛围很浓厚,一名四年级的孩子设计出一套水池下水管多通道系统,以便收集不脏的洗手水后再次利用。此外,学校还安装了中水回收利用装置等节水设备,将厕所洗手池接通小便池,以便节约用水。
张立尖透露,接下来,本市推进节水工作的重点是制定节水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广泛加强节水知识教育力度;加强水务执法和监督监管,对违规违法的用水典型开展执法监管。
作者:李静
编辑:孔韬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