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建居民区中华别墅小区垃圾箱房墙上绘制着垃圾分类处置信息。本报记者袁婧摄
虹桥街道爱建居民区依托党建资源,在点滴细节里破解垃圾分类难题党员带头,“共情感”凝聚社区自治力量
一年前,虹桥街道爱建居民区中华别墅小区发生了一桩吸引沪上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新鲜事。这个小区仅用三个多月时间,就成功使95%的住户做到生活垃圾定点定时分类投放。
时隔一年,中华别墅小区的经验已复制推广到爱建居民区内的其他小区,包括中园小区、中科小区等,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
爱建居民区正是依托党员和党建这一优质资源,才让垃圾分类难题迎来了破解希望,更一点点激发出居民的自治热情。如今,垃圾分类已然成为该居民区流行的新风尚。
奇思妙想的细节设计是七嘴八舌聊出来的
分类,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细节。人们早已习惯,冰箱里的食物要按生熟放好,衣柜里的衣物要根据季节整理。唯独在扔垃圾这件事上,人们分类投放的习惯久久无法养成。
然而,就在中华别墅小区这个普通的居民区里,垃圾分类却办成了。踱步在小区垃圾箱房周围,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墙上那些生动的手绘漫画——社区内党员志愿者们的动人故事被生动记录下来,有人正在指导居民如何制作环保酵素,有人拿着垃圾箱房的改建施工图认真比对细节。就在这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里,居民们的“共情感”慢慢催生。他们开始意识到,垃圾分类不仅是别人的事情,更关乎自己的生活品质。
爱建居民区退休党员张海婴告诉记者,当她从社区志愿者口中得知每天上海产生的垃圾堆起来堪比摩天大楼,感到十分吃惊。她暗下决心,要为这座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做些什么。和张海婴有着同样想法的一批老党员率先行动起来。当真正开始做这件事时,她们发现,养成习惯并没有太多麻烦。
垃圾分类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激起居民自治热情的“触发器”,各路能人巧匠都被吸引过来加入这支自治团队,那些让人感叹的奇思妙想的细节设计,都是居民们七嘴八舌聊出来的。于是,不断迭代升级的垃圾箱房,有最适于居民投放垃圾的倾斜角度,有告诉居民垃圾分别去哪里的漫画,以及自动称重系统、洗手池等贴心设计。曾经脏乱差的垃圾房被一点点改造成为干净美观的垃圾分类投放点。
绿色蔬果传递爱心,社区成为有温度的港湾
让人惊喜的还不止这些,垃圾分类将原本互不熟识的居民们拉入了一个公共空间。大家在碰撞出火花新意的同时,也在不断延伸社区自治的内涵。一平方米菜园就是由垃圾分类延伸出的一个绿色公益实践。党员志愿者们带头,居民们将绿意盎然的菜园搬到了小区里,随着季节变换种上应季蔬果。不施任何肥料,居民们用厨余垃圾制成的环保酵素浇灌,形成一个绿色环保生态链。在收获的季节里,这些原生态无污染的蔬果被送上孤寡老人、高龄独居老人的餐桌,众人的满满心意,尽在这些绿色蔬果里传递、蔓延。
不少居民还热衷于收集“绿色公益币”,这个独立存在的绿色金融系统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居民每次完成垃圾分类后就会获得20个积分,当累积至600分时就能获得一枚公益币。公益币可以自由兑换社区内的各类环保、公益活动。以颇受欢迎的“瓶子菜园”为例,两枚公益币可以兑换一个“瓶子菜园”认养。认养期间,居民要为自己的菜园准备容器和肥料。一个个吊起的“瓶子菜园”既是居民区里一处靓丽的景观,也向过往行人无声传递着绿色环保的理念。
短评:有温度的社区需要更多行动者
“公地悲剧”是一个长期存在于社区治理中的顽疾。更多的搭便车者,甚至是破坏者,让人们的自治热情渐渐消退。于是我们看到,在一些“低温社区”里,垃圾分类长久得不到施行,很少有人愿意为了“公地”的整洁环保而屈就自己,付出额外的时间与精力。
此时,就需要社区内的党员们挺身而出,为居民们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爱建居民区正是依托党员和党建优质资源,一点点激发出其他居民的自治热情。
爱建居民区的实践还告诉我们,在专注于推动垃圾分类前,推广者一定要精心琢磨具体行动方案,充分挖掘更多积极行动者。爱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秀仍记得:几年来,她在居民区里推行垃圾分类时遇到重重困难,最后无疾而终。因此,在此轮垃圾分类推广之前,他们制定了全面而详细的行动方案,既可行,又可亲。
于是,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以善意的眼光和视角看待自己的社区。他们或许在这里已居住了数十年,对小区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他们或许刚刚搬迁至此,仍处于适应阶段,但大家共同的心愿是,一起精心浇灌,让社区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港湾。
作者:本报记者 王嘉旖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