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13时41分,重庆赴孝感新冠肺炎防治对口支援医疗队最后一批143名撤离队员乘坐飞机,落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支援队全部队员零感染,圆满完成任务。
在143名撤离队员中,有6个人,他们是记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他们不像医护人员一样在病房挽救患者生命,但他们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战疫中如医护一样冲锋在一线,记录和传递战疫中的温暖、苦难与坚强,传递着战疫的信心与希望。
他们是:重报集团孝感报道组记者陈维灯(重庆日报)、罗永攀(上游新闻)、张锦旗(上游新闻)、赵紫东(华龙网)和重庆广电记者郭金铭、重庆广电记者连新民
90后靠谱吗? 他用50期系列报道来回答
90后靠谱吗?在孝感的日子里,80后的陈维灯在找寻答案。
陈维灯是重庆新闻战线的一位老记者了,尼泊尔地震等重大事件都曾留下过他工作的身影。今年1月25日、正月初一,他在云南岳父母家中过年。虽然人在云南,但他在报社工作群里留言:如果需要到一线采访报道,算我一个!“其实,两天前武汉封城,我心中隐隐有某些预感,我想我应该去了。因为记事者,不亲临现场,如何记事?”
在孝感期间,他在思考,如何体现在此次战疫过程中90后的担当和作为,表现他们在战疫一线的冲锋陷阵和所思所想所感。于是,他和重庆日报后方团队一起,策划了战疫90后系列——这届年轻人靠谱吗?通过拍摄参加此次战疫的90后医护人,让90后讲述自己故事。
“在孝感,由于医护人员几乎都是三班倒、日以继夜在救治患者,与他们约定拍摄时间极为困难。”陈维灯说,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如何应用新媒体记录战疫,他也在努力实践。前期,他采用自己拍摄,后面由于医护的时间太有限、太宝贵,于是尝试请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以自拍视频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没想到采用自拍视频讲述的方式,受访者能够避免他人拍摄时的紧张和不自然,能够更加流畅和自如的表达,所产生的效果也更好。”
该系列作品一经推出,就受到90后医护人员的欢迎,不仅被大量转发和阅读,也吸引了更多90后医护人员加入其中,就连支援武汉的许多90后医护人员也自拍视频后发到身在孝感的记者手中。
如今,这组关于90后的新媒体产品已经刊发了39期。陈维灯说,这组产品将持续刊播共计50期,展现更多重庆90后医护工作者的风采。
“曾几何时,她们还是父母含在嘴里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心肝宝贝,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可亲身采访了解后,陈维灯感受到不一样的她们,“当大家还在念叨她们只是孩子时,还在心疼她们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时,她们已经肩扛重任、从死神手里抢人。”
四次见面,搞定了1000万+的独家专访
一条几分钟新闻的呈现,对于身在孝感的上游新闻记者罗永攀来说,却用了4次采访。故事的主人翁,是重医大附三院ICU主任张雷。
与张雷的故事,要从罗永攀刚刚到达湖北孝感后说起,他完全不认识第一批60名医护人员,手里也没有他们的名单,现场只给了媒体10分钟的采访时间。他和同事张锦旗只能随机寻找采访对象,巧的是,他就遇到了张雷,有了一次简单的碰头采访。
几天后,罗永攀到隔离酒店采访一位护士,再次遇到张雷。采访结束后他和张雷刚聊了10多分钟就被打断,但是也有收获:他说在孝感偶遇了自己的一名学生,如今也是医疗队队员,正在驰援孝感。
后来,又有了第三次的见面。第三次采访,罗永攀和张雷的交流也很顺畅,他是一个善于聊天的人。罗永攀想,这个优势,为什么不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呢?于是,罗永攀和同事张锦旗决定对张雷做视频专访。
但现实很残酷,罗永攀和同事除了一台相机一台手机,没有更多的设备。于是他们又马上联系孝感电视台,借来三脚架、灯光、背景布……在驻地酒店会议室临时搭建了一个棚,在连拾音话筒都没有的情况下,罗永攀利用手机话筒做了一个深度专访。
经过这四次采访,终于完成了视频专访。视频访谈讲了张雷这44天的故事,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展现医务工作者面对病魔的不屈不挠。张雷说,第一天到孝感驰援医院时发现防护服不合格,但还是决定冲在最前面。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取下眼镜,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告诉罗永攀,“这一段就不要了吧,我是很担心年轻医护人员感染,才决定自己先上的。”
罗永攀和同事没有停止拍摄,视频编辑也没有掐掉这个细节——一个40多岁男人真诚的眼泪。
文稿很快形成了,后方影视中心的视频编辑连夜剪辑,1个小时的访谈素材,浓缩成7分钟的片子。
3月10日一早,视频深度专访《驰援孝感丨ICU主任的抗疫44天》(点击观看)在上游新闻客户端推出后。前方的辛苦和后方的思念,前方对难处的隐瞒和后方的担心……这些元素,无一不打动观众,引发大家的共鸣,不到24小时,这条稿件仅仅在上游新闻客户端的点击量,就已经达到了1087万。
创办“战地电台” 在基层寻找新闻生动的声音
哪里的新闻最生动?肯定是基层一线。
在孝感前线工作期间,华龙网记者赵紫东主动要求前往大悟县、云梦县和市级三所医院采访,和支援医疗队的医生护士打成一片,获得了大量接地气的新闻线索。
2月20日下午,赵紫东随重庆市第十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先飞武汉,再转车来到这个重庆对口支援的城市。
“我自认为是个泪点很高的人,做记者这几年,类似的出征和离别,也见过许多,但在江北机场发生的一幕幕,很让我感怀。”赵紫东说,战士出征,家人送行,那些用力的拥抱,那些偷偷擦拭的眼泪……这些,让他有鼻子一酸的感觉。
如何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动传递出来,赵紫东想做一些特别的新媒体产品。在与编辑沟通后,他决定充分发挥自己新媒体的优势,创办“战地电台”,用播报的方式创新开办华龙“感响”电台栏目。
“一位短发女主的形单影只与现场其他别离有点‘不搭’,直到要集合了,都没人来为她送行。出于好奇,我凑过古想和她聊一聊,走到跟前才发现,她竟是我认识的一个人:邹琳琳。”
在电台的语音播报里,赵紫东用朴实而简单的声音讲述着他眼中的故事。
赵紫东讲道,邹琳琳是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是赵紫东以前的一个采访对象。她剪了短发又戴着口罩,赵紫东一时没认出来她。知道是她后,赵紫东顿时明日为什么没人来为她送行。因为她的丈夫,另一位医主,此时正在武汉开展工作。
后来在孝感,跟着医疗队走到航站楼的出口,一位来接机的湖北工作人员突然了一句“欢迎重庆,感谢重庆”“湖北加油,孝感加油。”赵紫龙在旁边,听到重庆医疗队员默契点头回答。六辆大巴载着241名医疗队员驰援孝感。车上,打回重庆或打向孝感的电话声此起彼伏,主题都是:报平安。夜色中,謦车在护航。“敬礼已经收到,感谢你们。”
这次,赵紫东这篇《华龙“感响”电台①丨战地团圆别样甜》报道,在基层,通过电台加文字配合的模式打造出生动的新闻,点击量也超过100万。目前,赵紫东带来的华龙“感响”电台系列报道,获得了超过600万的点击量,成为此次华龙网战疫报道的亮点。
来源:上游新闻
编辑:施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