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极实景拍摄的故事长片,电影《南极之恋》引起公众热议。
2月4日,在上海影城,学者嘉宾中杨剑、傅崐成、黄仁伟、谢遐龄、葛剑雄、童世骏、张耀、夏立平从各地云集至此,关联学者郑华、秦倩,和文汇讲堂哲学季、文学季、历史季三季的合作方主管刘世军博士欣然相约,而正在南极科考的杨惠根从冰雪世界发来音频问候和分享,导演吴有音、戏剧学院教授韩生、极地中心拍片时长城站站长徐宁联袂出席解析《南极之恋》。
十位专家学者感言点评
1韩生
这部电影的艺术处理很成功,而且还带给我们一个哲学思考——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
2童世骏(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校党委书记,第69-4期哲学季嘉宾,118期对话嘉宾)
这部电影的故事不仅发生在地理上的极地,而且发生在生命中的极地。被“南极”和“爱情”吸引进影院的观众,或许会从影院中的“南极之恋”出发,开启或提升生活中的“终极之思”。
3谢遐龄(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儒学院理事长,第113-5接着讲主讲嘉宾)
观后感觉很震撼!整体上唯美;也是多角度领略南极美的难得机会。电影围绕两人关系展开,哲学上相当有深度。浅表地说,玉雕出现多次——女主角数次拜佛祈祷男主角平安,后来干脆夹在书里送给男主;男主角偷窥、转为一本正经地拜拜。举办结婚仪式时却在圣母像前,依了东正教,供桌上两本书应该是圣经吧?表现了中国人宗教上的多元并蓄。
真正深刻处在男主角冻僵时女主角裸身暖体。这是科学,教人们急救法。哲学意义更重要。整部电影的主题是绝境下求生存相濡以沫升华为爱情。有好几次出现生命垂危的境况。只有在极端的绝境下,才可能彰显最原始、也是最深刻、最为本根的生生之易道,一是阴阳和合,二是生命之强大的存在动力。美的厚度在哲学深度。
4傅崐成(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海洋法专家,第38、101期主讲嘉宾)
这部电影标志着中国极地研究日趋成熟。
一,这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是成功的爱情故事。爱情人人向往,但肯定也不希望是发生在坠机后的南极,但片子拍出了如导演所说的“寒冷南极中的人性温暖”。
二,电影展现出中国极地考察的成熟,如果不是到达一定的成熟程度,也不会制造导演去拍片的客观有利条件。
▲傅崐成(左)、谢遐龄(右)
5杨剑
我们被电影的故事感动:让爱情在生命的断层中迸发,让生命在令人窒息的绝境中重生!谢谢有音 。
6张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和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第67期对话嘉宾)
临近结尾,我一直以为应该是有情人终成倦属的结局,但最后似乎并不是,而且导演故意模糊了明确的结局。所以,把小说的“绝恋”改成“之恋”非常有意思,绝恋至少两人中有一人要死亡。“之恋”就有多种可能,给观众留下了遐想的空间。这体现了有音导演对爱情的深层思考。有音喜欢庄子,与庄子有些相似的老子说过“大道至简”。在上海影城所在的魔都上海的新华路是上海最精华的地段之一,可以说充满了现代都市的喧嚣和诱惑,人的各种欲望都会油然而生。但其实人内心真正的想法愿望并不是很多,甚至很简单: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的很多欲望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而被产生的。在电影里有音导演通过最简单的构思和布局把几个要素都完好地整合在里面了,还原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本原关系。
7夏立平(同济大学国际问题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第87期对话嘉宾)
艺术与科学的震撼结合,人性与哲学的结合!人性的表现方法比较出彩,但还可以加大。我相信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会留下浓重的一笔。
▲夏立平(左)、张耀(右)
8葛剑雄
要做到几个平衡并不容易,科学和人文,要通过艺术表现出来。艺术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个性答案。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国际站小木屋发生雪崩是不可能的,因为一般建站都会选择建在远离冰山的地方。当然是苛求,仅供参考。
9郑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关系学院教授 )
非常感谢您用7年的时间筹备制作了这样一部电影。我本人是研究国际关系,也研究国际政治传播,电影是政治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每年我会带留学生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您这部电影拍出了上海气派,中国气派。这部电影集探险、爱情、价值观、高科技和南极自然景观于一身,是一部具有国际范儿的电影。我为能向我们的留学生推荐这样好看的电影感到高兴。
▲郑华(左)、秦倩(右)
10秦倩(复旦大学国关学院极地研究中心主任)
8年前因为一些偶然的机缘开始做南极研究。吴导的电影把我从书斋带到田野。我自己没去过南极,阅读过很多没有生命力的文字,今天很多画面出来,就还原了我曾经阅读过的一些学术类生活类的文字,非常感谢!在复旦上课时,有一门课涉及到极地和外太空,每次我都会把《极境》作为开篇,现在多了《南极之恋》。
杨惠根:极地考察因电影而有了温度、色彩和形象(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第34次南极科考队临时党委书记、领队、首席科学家,文汇讲堂第110期主讲嘉宾)
大家好,文汇讲堂2017年年终十件大事的评选,南极讲座和考察名列榜上,感谢讲堂和听友对极地事业的关注。去年11月8日我带队从上海出发以来,本次考察时间和任务都已过半,“雪龙号”船现在罗斯海、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附近。虽然远在南极,看不到讲堂精心组织的主题电影,看不到两位主演的精彩表演,但还是难掩心中喜悦,衷心祝贺有音导演和两位主演, 祝贺所有为这部电影辛勤付出和共同奋斗的人们!
电影缘起于2013年春天的一个梗概
富春内心就是有音,如意是住在内心的少女
《南极之恋》也可以说是中国极地考察孕育的一部电影,导演吴有音是中国第27、28次南极考察队员,也曾到极夜下的北极黄河站。这里,我跟大家分享这部电影创作背后的几个故事。
有音第一次提出想去南极拍电影是在2013年的春天,地点在浦东颐品茶道,在场的还有中宣国际的蒋晓燕总裁,和极地中心党办的楼晓燕主任。说到拍南极电影,有音的两眼放光,带着炽热的梦想和至诚的期待,直抵人心,给我极大的震撼。那时,这个故事还刚完成一个梗概,富春,外表是婚庆公司老板,内心其实是有音自己,有着庄子的哲思 ;如意,就是住在他心里的一位少女,有着泰戈尔的诗意,“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故事从飞机在南极坠毁开始,演绎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对于这个故事,有音像极了一位刚生完宝宝的妈妈,既骄傲无比又呵护备至。这个故事,成为后来一切发展的晶核,唯美、感人、永恒。
国家海洋局和极地考察办特批南极活动许可
30人规模的电影摄制队编入长城站考察队
要在南极拍摄电影,不亚于组织一支30人规模的南极考察队,我清楚地知道其份量和难度,必须单独筹办从居住、发电、伙食,到交通、通信、垃圾处理等所有保障,并严格执行各项环保的要求。有音的执着追求,一让我感到,必须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二让我确信,这将是一个能代表中国的梦想。那天晚上,我们热烈地探讨,如何让有音深入极地体验,完成故事创作,如何规划和组织南极实景拍摄,并很好地梳理出了一张路线图。现在回头看,几乎没有走什么弯路,就是一个变化,故事的发生地最初设计在南极罗斯海地区,一个著名的历史遗迹——斯科特小屋之中,后来考虑洲际交通的便利,也得到智利南极所的支持,改到了南极半岛。有音和摄影实地考察后,发现南极半岛的一个峡湾非常之好,保障上也可依托我们的长城站,既降低保障难度,又减少环境影响。
电影拍摄得到了国家海洋局和极地考察办公室的支持,特批了南极活动许可,极地研究中心派遣了3名专业人员到现场保障,事前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制定了环保措施;摄制组被编入长城站考察队,与队员同吃同住,也接受同样的纪律约束,按要求将产生的垃圾全部收集带回考察站。
有音在北极小镇极夜中完成小说写作
科学的极致是艺术,艺术地极致是科学
科学的极致是艺术,艺术的极致是科学。有音是一位非常虚心和智慧的艺术家,非常有幸成为其小说的最早读者,也从科学角度提过一些建议。为了如意的创作,有音曾赴北极黄河站与极光队员零距离接触,在北极小镇的3个礼拜中,他与我们共同的朋友、挪威极地所副所长、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Kim Holmen博士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科学的体验,既帮助有音完成了小说创作,又加深了他对科学的追求,为追求严谨,有音曾把富春寻找中国站的轨迹画到一张纸上,检查其路线的合理性,俨然已是一位科学家。
《南极之恋》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一次深刻实践,艺术家深入到南北极大自然之中,深入到极地科学家之中,极地科学也因此有了温度、色彩和具体的形象,这既是一个艺术的新成就,也是科学的一次新收获。
作为极地考察队员,我们为这部南极电影感到骄傲,希望她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吸引更多人参与关注极地,与我们一起思考中国、南北极以及地球共同的未来。祝愿这部电影走向世界,走入各国人民的心中。(根据杨惠根从南极发来的音频略加编辑)
韩生:南极从科学概念、艺术概念到达了生活概念
看了电影我体会到,南极从开始的科学概念、后来的艺术概念,到了现在更是生活概念。
以前的南极,对我们来说是科学概念,与我们的现实生活非常遥远,似乎没有关系。
我2010年开始组织创作新媒体舞蹈诗《极境》时感悟到,南极还有至美的风景,更和我们人类自身生存密切相关,与环境、生态、生活都有直接关系,但当时还处于艺术概念,南极是个极净的世界,保持了地球的原始面貌,和现实生活有极大反差,所以给人以美感。而美的产生就是客观现实和人的主观精神对接时所迸发。
南极还是个生活的概念。有两个作品可以体现。一是我做的手机摄影展“雪龙号”经过赤道时拍摄到的“跨越赤道的求婚”照,一是旅友同学晒的在南极冬泳的照片,这说明南极进入生活状态,一些商业开发已经开始。我们在编排舞蹈诗时,一个镜头就是依据电影中原型科考队员徐霞兴坠入海水后奋勇自救改编。舞蹈创作的2.0版原计划要下生活,还未实现。如表现孤独片段,由于对南极体验不够,舞蹈编导还是城市生活的孤独,不是极地生活。希望有机会改进。
这个电影对南极的极端环境表现,也引发我们在科学层面,在艺术层面,在哲学层面的思考。杨惠根主任说过一句话,“不经历生死,不足以到达极境”。南极就是经历生死考验的场所。这个电影让我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她通过一个爱情故事把遥远的南极和现实生活中人切身的情感经验联系起来,和观众建立起了联系,她不再遥远。
特别感谢吴有音导演带来的这部电影,也特别感谢科考队的专家的奉献。
徐宁:我在南极长城站为拍摄做安全后勤保障
摄制组在南极现场,拍到了罕见南极冬季景色
由于敬业拼命,不少人得了雪盲症
我是一个工程师,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船舶与飞机管理处处长,具体负责极地考察船运行管理。2015年,我有幸派到中国南极长城站做了一年的站长,并接待了“南极之恋”摄制组到长城站我们越冬队员负责保障工作,和剧组人员相处了一个月,回想起来非常愉快。
2015年10月23日,正值南极冬末夏初,迎来了摄制组30多人。当时我们越冬队员已经寂寞了5、6个月了,他们是南极迎来的第一批客人,他们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和欢乐。那天天气也特别好,阳光明媚,海平天蓝风静,整个南极看上去都特别的美丽。晚上八九点摄制组三四十人,带着大量的行李装备,卸货工作一直忙到晚上两点,剧组又开始整理一直忙到天亮,他们的敬业、拼搏精神让我很感动。第二天我们给他们进行了环保、和安全教育。后来发现他们在国内期间早就有做了系统的教育,该准备的也都准备了,连野外使用的尿袋、临时厕所等都一应俱全。
来了后,我们为剧组全面地做好保障工作,真没想到拍摄电影需要的准备这么多装备,我们车辆运输条件有限,拍摄的任务安排的非常紧奏,为了完成每天的拍摄任务,每天都要很早出门,一般吃早饭都是6点,真是又冷又困,为了多拍点镜头真不容易。我和吴有音住同一层,晚上经常见他在走廊踱来踱去,策划着如何拍摄,他就是想多拍几个现场镜头,回去后是很难补镜的。
剧组做了充分的功课,他们来的季节时机选得非常科学。一方面当时有比较厚的雪覆盖着,便于交通运输,雪地车能在雪地里发挥更大作用,开到那里都像平地,如果过了这个季节,雪化了,雪地车很难发力,地面高低不平,车子也很容易坏;另一方面,雪刚开始融化,漫漫冰原还保留的很完美,能体现南极的风雪环境,同时又能看到企鹅、海豹,充满生机。正因为这么好的时机,导演抓紧时机多拍些实景,每次都是超额完成。也许因为太过于拼命,剧组很多人患了雪盲症,不仅仅是赵又廷得了,吴有音等好几位都患了。
掉入冰洞、冰裂隙都是有真实故事背景的
西风带的预测程度已经大有提高
电影里好几个危险的场景,其实都是考察队在现实中遇到过的。
主人公掉到冰洞海水中的镜头,现实中科考队员徐霞兴就掉下去,但他训练有素的,奋力打开雪地车的顶盖逃出来了,这在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员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的队员创造了奇迹。另外一个是掉入冰裂隙的情节,第31次南极考察的时候就有小伙子掉入冰缝,冰缝有几百米深,队员恰好掉在一个台阶上,阻挡了掉落,最后其他队员用绳子把他拉了上来,安全脱险,也是死里逃生。
第14次南极考察的时候,中山站外面冰山翻滚起来,海面突然就想海啸,小一点的冰山像装上马达一样翻滚运动,雪龙船本来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一下子晃了15度。在雪龙船经常能远远地看到冰盖崩裂,听到巨大的冰裂声音。
在2007年以前,“雪龙船”穿越西风带,都会碰到很大的风浪。最大一次船舶摇晃42度,现场感觉船就像回不来了,一般人心脏都受不了,如此巨大的晃动和感受的惊恐。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的发展,各项预报都很准,雪龙号的航行即使在西风带中也可控制在20度左右,由原先的30-40度到现在的20度,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国的南极考察虽然已经34年了,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它的极端天气、远离人类,目前,在国际范围内都意识到南极还有很多未被认知的领域,认知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是我们极地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吴有音:男人女人企鹅木屋南极,构建五个要素的人间真善美
其实很多年,我都在戏剧结构上做探索。《南极之恋》 作为一个商业类型片,当时我有个大胆的想法,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只企鹅一个小木屋和一片荒凉的南极大陆,我其实想用这五样元素来构架出一个我眼中的人间。南极之恋这个故事其实不是一个出世的故事,其实是个入世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白毛风等那些山崩地裂的危害。其次,从兴趣风格来讲,我个人是个内心是个比较逗的人,其实很喜欢悲喜剧,因为我觉得所有的泪水在欢笑中才会显得更有份量。人类这种动物,他总是在寻求完美,即便电影回望奥斯维辛集中营,我们都可以看到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那些犹太人依然会发明出很多他们的小乐趣。富春和如意其实一直在寻找他们的小乐趣,这是一种坚强和荣耀。
很多人问我,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原著叫《南极绝恋》,电影叫《南极之恋》,我在小说后记中写了一段话:“那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争论对于我来说没有意义,因为我相信人性本善,因为我只拍真善美的故事,而我当以书生意气怀匹夫之勇,用这一段极地来写一个大悲大喜的人性大美。想那南极,骄阳如梦,西风如歌,四野八荒,尽是浓情。”
我个人比较求慢,剧本用了三年时间,拍摄和成片用了四年时间。
去过南极的学者感言
葛剑雄:依法律和自然规律:海豹特殊情况可捕获,企鹅无论如何不能救
这个电影拍得很好。我是2000年12月初去的南极2001年2月份回来,在那里过了我的56岁生日。那时的设备没有现在先进,比如雪地车还没有,我们如果有事要出去,要向俄罗斯所借装甲车;也没有电影里的医院,只有俄罗斯站和智利的弗雷总统站有。这也说明我们南极事业的极大进步。当时曾有一个队员想单独出去体验孤独,就跑到废集装箱搭建成的简易急救站体验孤独。我不赞成,我说你孤独不了。我后来写过文章,认为孤独不能体验,孤独要自然形成的。你们拍的很多景致,如果你不在现场是无法感受到的。所以从这一点讲,我觉得这部片子拍得很好。
我个人看,或许还有一些小的漏洞值得修正。根据《南极公约》,南极海豹等是受保护的。但有例外,如果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或为了必要的科学实验,是允许适量捕猎海豹的。第二,企鹅是不能把它留在房子里的。我们当时曾经发生一桩极端的事情。一个小企鹅掉在冰缝里面,旁边观察的科学家要不要去捡呢?照理应该救它,但不可以: 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它掉下去,使得其他动物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人是不能喂它的。所以说,这个要改进。如果到房间里,正常的做法是要把它赶出去,绝对不能给它喂东西,哪怕它在你面前快饿死了,这样才能维持它真正自然链。
杨剑:电影反映了中国极地科学家为人类未来做的贡献
我参加了32次南极科考队,也在长城站工作过,所以看到电影中中国科考站的画面十分感动。感谢主创人员的辛勤劳动,让我们又一次体验了南极的原始之美。从国际问题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她也非常重要。她让我们去体会南极的存在方式和这种存在方式的意义。南极是人类共有的“公域”,未被国家和其他私有集团分割。在南极“和平”、“科学”、“环境”成为最重要的主题。南极的治理会帮助我们反思人类其他居住区的治理模式。电影也引导我们去思考,为何《南极条约》要做那么多法律规定去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南极的原始状态?电影还会帮助我们了解极地科学家这个特殊群体。各国科学家经历风险,甚至经历生死考验,不懈努力的意义所在。我特别感动的是,电影在片尾重现了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她让观众们有机会通过视听了解中国极地科学家为人类的共同未来所做的贡献。
现场与导演互动展现人性温暖是本意,好的艺术在于提问而没有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韩明:最近上海比较冷,大家都有感受。但我看影片感觉不到南极的温度,这部电影在南极拍的,您如何让我们通过镜头感受到南极的温度?
吴有音:这牵涉到电影中很重要的表达方式——通感,就是怎样让画面影像传达。这其实也是声画艺术,《南极之恋》是声在前面。你可以看到,电影中有很多声音做的是主观的心理派,不是客观派。这个故事更关键的还是在讲人。最近上海比较冷,大家都有感受。但我看影片感觉不到南极的温度,这部电影在南极拍的,您如何让我们通过镜头感受到南极的温度?
其次,我从画面影像色彩来表达,都是在往“不是太冷”的方向走。为什么呢?其实反过来讲,这也是为什么会选择在南极拍,就是试图在最寒冷的地方讲一个最温暖的故事,这才是这部电影创作的核心。很多电影把人性剥到最后要呈现黑暗处,我恰恰是希望在南极这样极端的环境里,剥开一层层的人性,她是那么的真善美,其光芒强大,爱情温暖,这才是我想做的。
电影是个活物,我想信它是个生灵,慢慢地会有自己的呼吸和思维。一个好的电影,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它的DNA。我选择在南极实拍,我就可以在复杂的后期里,让它长出真实的南极的血肉来。二是宿命感,好的电影一定要有它的宿命感。很多人都在讨论我的结尾,主人公是死了还是活了?我也不知道啊!很多的艺术在于提问,好的艺术其实是没有答案的。很多人都想做开放式的结局,但真正做到的不多,我觉得《南极之恋》做到了。
真正愿望在于拍一部极端环境下的战争片
中学老师王葆瑜:会拍续集吗?
吴有音:应该不会。但我可能会偏向极端环境下的故事,包括北极,珠峰,罗布泊,沙漠之类。其实我真正的愿望是想拍一部战争片。
美资企业王思滨:通过两个人的关系把故事穿插起来的电影,我去年看过一部美国片《太空乘客》,感觉很震撼。但您的创意可能还要早。我觉得中国导演的创意,思维还要再更先进一点。为什么这部电影没有拍成3D版呢?
吴有音:有3D版的。也有杜比vision画面加atmous 声音效果的版本,但是这个版本全国只有三十几家电影院可以播放。每个版本我都很喜欢。
最难拍的是酷暑天在北京拍摄小木屋故事
听众:在拍摄过程中有遗憾吗?
吴有音:其实有很多遗憾的地方。如果让我重来一遍,我可能不会过多考虑时长的问题,会加一场有烟火味的戏,比如他们两个一起做饭,吃得很开心之类的。这部戏拍摄最难的其实是在北京,酷暑下的摄影棚拍小木屋内的故事,用到很多如摇臂等重型机械。我自豪的是40%的戏,都是在这小木屋方寸之间完成的,而且没有一个镜头的位置是重复的。八个摄影棚共2万平方米,空调无法打到很低,因此,每场戏后,演员的衣衫都是斤把汗地出。女主角子珊很不容易,我把她的走位都剥夺了,能借靠的东西实在不多,就是表情居多。很多演员不敢接这样的戏。这次的两个演员付出很多,所有表演都是内心戏。
初稿在挪威极夜一个月完成,电影拍摄用的第19稿
企业文化管理刘莉:您既是原创小说的作者,又是电影的编剧,您是如何打磨剧本的?您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吴有音:因为我会拍片子,懂一些制作,写小说《南极绝恋》时,会有一些拍摄上的预估,但不会太多考虑。写小说时就是以文学性是第一位的。小说完稿后,从文字转化成视听语言的过程,是非常难的,尤其是对于自己原著自己编剧的,为什么?因为你避不开自己的惯性思维,你会自行脑补很多东西。这时候你得忘记自己。
小说是利用文字的魅力,展开无限的空间,但电影是反过来的,他是利用非常客观的画面和声音,对观众的灌输,来激发你的感觉,是很有限的。电影是非常短暂的,120分钟。
当时为了写这个剧本,我在极夜天,一个人经从挪威到达思格巴尔群岛,在杨惠根老师的帮助下,挪威政府借给我一个海边的小木屋,一个人住在那里,没有任何信息干扰,花了一个月,写了《南极之恋》的第一稿剧本。选择极夜去因为小说里的极夜我没有经历过,很多东西就会不扎实。那里北极熊出没很多,我一去就被指定观看如何与规避北极熊的视频,北极熊常常会伤人。我不是一个很搏命的人,其实胆子蛮小的,在那零下40度温度的黄河站,也算是拼了老命了。
剧本后来经过很多次修改,我拍摄的时候,用的是第19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摄:周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