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于《资本论》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革命
考研回到哲学系,王德峰选择了当时颇为热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依稀感到,以前未曾读懂的《资本论》里必然有一场哲学革命存在,他有强烈的愿望要研究马克思。3年后硕士毕业留校,时光已驶入1990年代,他为自己对马哲的选择感到欣慰,虽然这条路还是若隐若现,但是,还原一个真正马克思哲学的意愿已经非常清晰。
1996年,当他做完博士论文《历史的本源与人的生存》时,他感到这场裂变终于走上了正轨。马克思哲学不能再用西方传统哲学的框架来理解,马克思概括了西方哲学因其知识路向而导致的虚无主义病根,质疑了近代哲学在认识论领域内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根本上撼动了西方哲学传统。在王德峰看来,“马克思打开了一种新的本体论视域,全世界真正领会的人并不多,在《巴黎手稿》中的本体论革命,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则升华为历史唯物主义,而最终成果集结在《资本论》中。”
从此,王德峰将自己研究的着力点聚集在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而不能去接受现成的结论。经多年的研习,他得出心得: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关键处在于,它使得对于现代资本社会的真正理解成为可能,从而可以揭示资本文明的根本来历、以及其存在方式是如何自我否定的。“凡是有当代意义的哲学都要在本体论上构成对资本的批判。”
话锋一转,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被提及。“这是两次真正的革命。”在王德峰看来,在马克思去世后8年出生的海德格尔,指出了当代文明的病症在于“遗忘存在”,这和马克思指出的当代文明的病症是“劳动的异化”,在本体论上所指涉的是同一件事情。资本作为存在者和雇佣劳动作为存在者,都遗忘了两个存在者的存在,即,他们都是被异化劳动构建出来。“尽管用不同的方式,语词也不相同。”
在寻找到马克思的本体论视域前,王德峰一直将《资本论》仅仅视作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其实,《资本论》不是经济学著作,它的副标题就写着‘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哲学上讲,‘批判’是指澄清前提,划定界限。”从本体论入手后,他悟出了其中的哲学意义。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只研究投资、利润、价值等经济事实,而作为经济学批判的《资本论》,是要揭示这些经济事实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等价交换并非在人类社会的一开始就存在,价值范畴是在社会的历史动中产生的。
从追问的受挫,到问道的豁然开朗,王德峰体验到研究哲学的愉悦和力量。在器和道的困惑中,他为自己做了初步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