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火热进行中,奥运赛场上,选手飒爽英姿也让越来越多小伙伴相约走上冰雪场。
冰雪运动的魅力就在于充满速度与激情。不少人理想中的滑雪,有恢弘的雪景、飞翔的快感,但骨科医生要提醒的是,现实中更多人遇到的是关节、韧带、半月板、肌肉、肌腱等,由不正常或不科学的运动引发的损伤受伤概率在10%-15%。
这就是所谓的,滑雪的尽头是骨科。
怎样安全滑雪?上海长征医院教授陈华江给出的两点建议是:
1. 正规培训!练好急停!练好急停
2. 不要轻易上中高级滑道
瑞士达沃斯是一个交通不便的小镇,但确是现代骨科的发源地,原因何在?因为这是个滑雪圣地!
“滑雪的尽头是骨科,并非空穴来风。”陈华江说,全球最大的骨科学术协会AO总部就在达沃斯,他去进修的时候,也顺便体验了一把雪场的快乐。
作为一名“野生滑雪爱好者”,仗着滑冰刀、室内滑雪的基础,陈华江穿着东拼西凑的雪具,简单培训后,便直接上道了。
在陈华江看来,滑雪某种程度上和开车一个道理,停比滑更重要,只要能站稳滑雪板,雪道的“低摩擦系数+坡度”自然会让你下滑。不过,想要停下来就难了。
达沃斯的雪道,没有防护栏,顶多有点小旗、红线,用来识别雪道级别,自然的边界就是悬崖。
“速度一快、再一紧张,我全身僵硬,停不下来、也不会拐弯,直奔雪崖而去。”陈华江说,所幸一名高中生在他的惊呼声中用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过来,将他撞倒在地,救下一命。
这次“被动跳崖”的经历让陈华江心有余悸,不过秉持着“不怕死”的精神,他很快便再度站上雪场。
一次,陈华江在滑雪时,一个还没他高的小男孩横停在他面前,讲着德语、打着手势,让他回去。“下坡路,别管你脸朝前还是朝后,只要滑板一正,必定是朝下走的,回去谈何容易!”陈华江想。果不其然,因为下坡速度过快,他直接朝滑道边的雪堆撞过去,脸和上半身陷进雪堆、摔到地面停下来,下半身连着滑雪板,在惯性作用下高高扬起。
“当时就觉得背部一阵剧痛,好像身体被折叠起来了。”陈华江说,自己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清醒体会了一把胸椎骨折的临界状态,等确认自己腿还能动、有知觉,有种谢天谢地、大难不死的感觉。
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地区,滑雪这项运动才刚刚起步,站上雪场的运动爱好者们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更要全面了解这项运动,不要让“雪道的尽头是骨科”这句戏谑的话一语成谶。
如果在滑雪时关节不幸产生损伤,可参照PEACE&LOVE的原则来处理。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崔芳介绍,“PEACE”急性期处理原则包括5点:
1.注意保护(Protection):对患侧关节进行保护,限制活动1-3天,减少出血,避免再次受伤;受伤3天后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患侧关节可缓慢活动。
2.抬高受伤部位(Elevation):将患肢抬高,位置高度超过心脏。
3.避免消炎药(Avoid anti-inflammatory modalities):软组织损伤后一般都会伴有炎性反应,炎性反应从伤口愈合的角度来说其实是好事。炎症是组织修复的第一步,不宜过度抑制组织炎性反应。局部冷敷可以抑制疼痛、降低组织的温度和神经兴奋性,但过量冷敷可能会压抑炎性反应,因此需要注意冷敷的温度和时间,通常应使用4°C 冷敷袋,治疗时间15-20分钟,冷敷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4.使用弹力绷带或贴扎压迫(Compression):使用弹力绷带或贴扎给予受伤部位外部压力,可以限制关节水肿和软组织出血。
5.正确教育(Education):让患者了解急性关节损伤后治疗内容和注意事项。
“LOVE”亚急性期处理原则包括4点:
1.最适负重(Load):适当负重和活动练习可以强化肌腱、肌肉和韧带的复原,促进组织的修复。
2.保持乐观(Optimism):大脑在伤后康复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忧郁、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都会影响到功能恢复。
3.保持血液循环通畅(Vascularisation):在无痛或轻微疼痛范围内尽早活动受伤部位,增加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受伤组织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4.运动训练(Exercise):有大量证据指出,运动训练可以治疗关节扭伤,降低复发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运动康复是关节损伤后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加强关节的稳定性是康复训练的目标。
作者:李晨琰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陆益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