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助力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图源:视觉中国
2月9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北京冬奥场馆服务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各区依托自身的文化资源与科技特色提供城市运行及场馆内外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年味浓郁的文化活动和暖心服务既彰显着中国的待客之道,也成了各区展示科技创新与文化底蕴的一道窗口。
-“科技范”-
冬奥场馆服务保障中,科技支撑的力量随处可见。例如海淀区借助空天科技,让身处颐和园参加火炬传递仪式的观众收到低轨通信卫星从600公里高空发来的冬奥祝福短信;延庆区将5G远程医疗应用于冬奥医疗保障。在疫情防控上,海淀区依托空间计算操作系统在海淀两个竞赛馆内构建感知网络,助力智能防疫排查;作为双奥之城“主承载区”的朝阳区也在涉奥酒店“派驻”了消杀防疫机器人,它们不仅承担宽阔地带的消杀工作,还能“走”进电梯,按照要求去往指定的楼层开展消杀。
气象科技的突破也为冬奥会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延庆区建成了“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监测网络和“分钟级、百米级”冬奥预报服务系统,实现了延庆赛区100米分辨率10分钟跟进循环,可模拟近百个天气形势下延庆赛场三维气象高清模拟数据集,做到零到10天无缝隙实时预报预警。专业、精准的气象服务赢得了冬奥会高山滑雪主裁判马库斯·瓦尔德纳的肯定。
-“文化味”-
此次冬奥会恰逢春节,春节元素与地域特色也点缀在各区服务保障工作中,用传统文化温暖八方宾客。在延庆区冬奥村和各涉奥酒店,宾客处处可见福字、中国结、延庆非遗产品装饰,冬奥村房间内还布置了1000幅长城照片,“村内居民”足不出户便可感受长城的巍峨雄伟。海淀区不仅为7家冬奥签约酒店量身打造了非遗精品展、宫廷插花展,布置了大红灯笼、中国结等场景,还特别制作了3000份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福桶,赠送给入住海淀区冬奥签约饭店的外宾。位于“三山五园”原畅春园西花园遗址、现海淀公园内的海淀区冬奥文化广场还为市民提供专业的文艺演出、冰雪艺术展、彩绘脸谱等非遗手工体验、VR滑雪、智能机器人等科技项目体验。
从住宿餐饮到医疗,冬奥服务保障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延庆区不仅针对中外人员的饮食习惯调整菜品,推出数十个不同风格的餐单,让外国朋友记住中国味道,还根据不同群体需求推出按需、按时订餐服务,让所有人24小时都能吃上“热乎饭”。考虑到闭环管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各区还出台了多种暖心举措,海淀区开展冬奥主题生日会、集体包饺子等活动,通过暖心卡、一封家书、慰问信等为入住宾客送去温暖;石景山区派驻了心理医师进驻酒店,开通心理疏导服务热线,做好涉奥人员的心理支持和陪伴;朝阳区也根据不同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在酒店开设便利店、健身房、心理咨询室,并提供理发、洗衣、日常生活用品代购代买等贴心服务。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