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日上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据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乡村振兴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关系到脱贫攻坚战能否打好打赢,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也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同时还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推进。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首要的就是要牢牢守住耕地这条红线,在此基础上,还要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要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粮食安全与高效农业的有机统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农村交通运输关系到群众的出行便利,农田水利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有效开展,农村饮水关系到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乡村物流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宽带网络关系到“三农”工作的现代化程度。只有不断补齐这些基础设施短板,才能推动“三农”工作驶向快车道。
乡村治理,关键是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要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培树一批能带领群众攻坚克难、脱贫致富的“领头羊”,锻造基层群众的坚强“主心骨”。同时,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激浊扬清,移风易俗,开创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群众自治新局面。
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一些“老大难”问题,要靠改革来破解;一些制约性“短板”,要靠改革来补齐;一些疑虑和踟蹰,要靠改革来打消。只有坚持用改革的思维抓“三农”工作,才能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让各类生产要素在广袤的基层自由流动,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动力。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实现乡村振兴,前路充满希望,同心同向,斗志昂扬。在乡村振兴的牵引下,着力补齐农业生产的短板,夯实农村发展的基础,激发农民积极性创造性,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新希望”,那么,农业就会更强、农村就会更美、农民就会更富。(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