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出现了大量个人信息被窃取或泄露、非法收集和买卖等现象,也造成电信诈骗、金融诈骗等事件屡屡发生,个人人身和财产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受到严重威胁,迫切需要加快出台数据保护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
针对当下手机APP中隐藏的种种风险,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提出,APP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风险丛生,实践中APP使用引发的有害信息传播、窃取用户隐私、虚假宣传、恶意扣费、诱骗欺诈现象屡见不鲜,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对此,彭静建议,推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确保主体履责。
全国政协委员、启明星辰首席执行官严望佳则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一是建议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保护立法工作。针对在2018年我国人大已纳入立法计划之中的《数据安全法》,建议加快其研究与立法工作。
二是建议加快推进我国个人数据保护立法工作。政府和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数字经济时代现在都掌握了大量的个人数据,在我国由于各种实名制要求的存在以及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都需要住址、电话等大量个人数据信息,所以公民大量个人信息数据,都已经掌握在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然而,我国至今还未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专门法律,个人数据保护亦面临严重危机。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每个人似乎都处于“裸奔”状态,毫无个人隐私可言,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知根知底”的营销电话、短信接踵而来,就连上网痕迹、手机通话、聊天记录中的关键词也存在着可能被抓取用来实施“精准”营销,或被非法组织及人员获取将其用于电信诈骗、金融诈骗等非法活动,这已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极大伤害,成了数字经济下的社会毒瘤。因此,建议推进我国个人数据保护法规建设,加快《个人信息法》立法与研究工作。
三是建议及时完善数字经济数据要素相关法律法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法治来保障,建议加强研究并做好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法律法规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根据数字经济发展形势和需要,及时调整完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据市场监管主体、负面清单、参与主体权责以及相关法律责任,为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作者:许琦敏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综合自经济观察网、中青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