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启幕,地点依然在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
自1959年9月9日竣工以来,人民大会堂不仅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会议空间,更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你知道人民大会堂是怎么建成的吗?
人民大会堂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用时仅380天。其中,从选址到敲定设计图纸,仅用了50天时间。
同期世界其他著名建筑,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建设了7年,日内瓦“万国宫”建了8年,悉尼歌剧院则用了整整14年才完成建设。
人民大会堂的面积之庞大、功能之复杂、设备之众多、体量之厚重、建造之神速在世界建筑史上都属奇迹!
建设万人的大礼堂,这其实是毛主席早在延安时就有的构想。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又一次把它提了出来:“完全用我们自己的力量,能不能建起能坐一万人的礼堂来?”
1958年3月,毛主席明确提出了要在北京建“万人大会堂”的设想。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为庆贺共和国10周年盛典,要在北京建设包括“万人大会堂”在内的十大建筑。这正是人民大会堂的前身。
这之后,北京市马上成立了由冯佩之负责的国庆工程设计领导小组和由张镈为总建筑师的大会堂设计组,在很短时间内选出了大会堂设计的8个方案,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清华大学、北京建筑设计院、北京市规划局各自做一个综合方案。
实际上,在制定方案的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争论,比如大会堂高度是不是超过天安门城楼等。这些争论在周总理等领导的亲自过问下,都得到了平息,比如根据“以人民为主”的原则,大会堂高度可以超过天安门城楼。
1958年10月23日,周总理最终确定了由北京市规划局赵冬日、沈其设计的方案。10月28日,大会堂工程正式开工。
但是在工程开工不久,梁思成、王华彬等建筑界资深专家都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还很尖锐,比如“柱子太多影响室内采光”“西而古的风格不适合大会堂”等意见。
为此,1959年1月20日,周总理亲自召集专家们开会,他在会上解答了专家的质疑,提出建设大会堂时,应该“中外古今,一切精华,含包并蓄,皆为我用”。正是周总理的这一席话让专家们心服口服,接受了最终大会堂的设计方案。
1959年9月9日,大会堂全部顺利竣工交付使用,梅兰芳在万人大礼堂演出《贵妃醉酒》,慰问建设大军。9月29日,国庆十周年宴会在五千人宴会厅举行,人民大会堂从此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走进中国的政治舞台。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 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