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纳尔松的亲笔信诙谐、励志又感人,让他在世界杯期间收获了不少拥趸。
“维京战吼”再次从看台响起,这或许就是俄罗斯世界杯最美的童话。虽然不敌克罗地亚,冰岛人没能实现冲入淘汰赛的奇迹,但作为人口不过33万的北欧小国,昂然屹立于世界杯的舞台,本就是一场梦一般的童话。
如果你能耐下性子逐字逐句读完冰岛队长阿隆·贡纳尔松那封名为《冰龙在此出没》的亲笔信,听他诉说起那些往事——冬日里被数米积雪覆盖的家乡、自小练球的沙砾场地、一直被打压的足球梦想、远赴异国寻梦时的软弱,以及那辆母亲买来让他赶上火车为国征战却最终被偷走的电瓶车……那种令人汗毛直立的震撼感,就如同在两年前的欧洲杯预选赛现场,贡纳尔松第一次听到身后近万名同胞发出“维京战吼”时一样。诚如贡纳尔松在信中所写:“我们团结,我们坚毅,我们无所畏惧。而这就是我想在俄罗斯灌输给我们的年轻球员的一课。我希望他们知道,如果你努力工作,如果你们愿意团结一心,在足球场上一切皆有可能。一切。”
每届世界杯都会向世界传播一则又一则的励志故事。而当讲述传奇故事的人不再是中立的职业记录者,当亲历者亲口说出那些永远无法见诸报端的细节,对于读者的心灵冲击不言而喻。那些没有读过卢卡库亲笔信的人,或许永远无法对比利时球星少年时代的贫瘠、痛苦与勃勃雄心感同身受;如果未曾透过沙基里的文字,去感受瑞士球星对于故土科索沃若即若离的情感与战争带来的创伤,就很难去理解为何他要在与塞尔维亚的比赛中做出饱含政治意味的“双头鹰”手势。
在过去十来天内,已有越来越多的足球明星以亲笔信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一切并非巧合,这一篇篇自我独白,均发表于一个名为“球星看台(the Player's tribune)”的媒介平台。这个由退役棒球明星德克尔·杰特于2014年创立的全新媒介,正在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去展现体育世界富含人情味的另一面。
卢卡库在“球星看台”发布的亲笔信,讲述了自己与足球的成长故事。
球星亲笔?既是,也不是
同样的故事,由当事人亲口诉说带来的情感共鸣,即便是再优秀的叙事者、再考究的用词都难以企及。每当某位运动员的亲笔信在“球星看台”发布时,同样的疑惑总会被一再提起:这些文字是否真的出自其本人?
答案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对于这群终日在繁忙的训练比赛与社交生活间游走的明星而言,就算是如字数至多不过140字的推特等社交平台,也大多会交由其团队打理,指望其守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敲击键盘并不现实。
亲笔信的生产流程亦非球星直接口述。若要以一个词概括,相较于在如今语境下已带有贬义的中文解释“代笔”,英语中与其对应的中性词“Ghostwrting”(直译为“鬼魂书写”)或许更为妥帖。这些隐匿在亲笔信幕后的“鬼魂”,就是“球星看台”网站从各大传统媒体高薪挖来的资深编辑。亲笔信以不同语言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他们的名字却永远不为外人所知,但这只是“隐匿于文字背后”最显性的一面。
“球星看台”编辑杰西卡·罗伯特始终认为“第一人称视角最具力量”,她与同事们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一理论展开。每位员工都笃信一件事:当事人知道的,永远比外人多。因此,“独有的内容”成了每封亲笔信必备的元素。信中的故事可以曾被报道过,但必须得有多处未曾披露的细节,甚至规定了编辑团队生产的每篇文章与主流报道的查重率不得高于4%。当然,这些信件均需遵守一条底线——所有文字包括用词,要与采访录音保持一致,编辑只进行排序串联等不影响其表达本质的简单编辑。
如此一来,信件就不包含“鬼魂”们的主观判断了吗?未必。编辑们所做的有些类似新闻传播学理论中的“议程设置”。苛刻的批判者们当然可以质疑,素材的选取本就是主观的编辑,但纯粹客观本就是新闻生产中永远无法实现的理想情况,而“球星看台”的发文至少保证了与运动员的本意一致。为达到这一点,编辑们采访前均需与运动员进行至少数天的相处与交流,每一封亲笔信的发布都需获得当事人的确认。
这一做法并不新鲜,但在体育世界里少有先例,这多少得益于创办者德克尔·杰特在职业体育届的人脉,另一点则在于该平台对运动员的尊重——除了对其言论的忠实还原,还体现在远高于市场水平的约稿价格。
湖人传奇球星科比在谢幕战砍下60分后,于“球星看台”发布诗歌《亲爱的篮球》。
体育人背景媒体平台曾引争议
“球星看台”最具个性的特质在于,发表的文章对于体育本身涉及甚少,强调的是故事背后的“人性力量”,但这并非其崛起的最初原因。
为了在世界杯期间进行推广,原本植根于北美的“球星看台”早些时候与西班牙球星皮克创立的Kosmos投资公司合作,在伦敦、巴塞罗那分别设立办公室,将足球作为其欧洲板块的核心。在此之前,杰特创立的事业已在美国本土声名鹊起,但扮演的更像是经过美化的新闻发布平台的角色。
对于多数美国人而言,第一次听闻“球星看台”是在科比退役的当口。作为该平台最早一批投资者,湖人后卫在其职业生涯谢幕战后于“球星看台”独家发表诗歌《亲爱的篮球》作为告别。“球星看台”的下一次流量高峰,是凯文·杜兰特宣布转会勇士时发布的那篇《我人生的下一篇章》。此后,从纳什的退役到凯文·勒夫与海沃德的转会,一次又一次地助推着“球星看台”的传播。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以及越来越多运动员的加入,“球星看台”的内容逐渐多元化,甚至牵扯出许多社会伦理道德及法律议题。譬如布雷克·格里芬对前快船队老板斯特林种种带有种族主义行为的揭露,又譬如冰球明星帕特里克·奥沙利文对童年的回忆——“从小,我爸就常常把我打到皮开肉绽”。奥沙利文揭露这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时的平静语气,反而更让人体会到文字背后的阵阵凉意。当他说起自己曾误以为多数孩子都受过类似虐待,说起童年那灼伤其皮肤的烟头、险些窒息的锁喉,以及其他孩子家长不痛不痒又无实际行动的慰问,深深地刺痛读者们的心。
NHL球星奥沙利文在“球星看台”上首次披露了悲惨的童年。
越来越多的敏感题材背后,也引发了业界的另一种质疑。“传统媒体有一套审核事实真相的标准,而运动员们却可能利用这一平台捏造事实或掩盖污点。”类似的声音并非少数。
这些质疑不会改变“球星看台”安身立命的根本,但从盈利模式来看,它也正在悄悄转型。过去数年,除融资外,“球星平台”仅有的收入来源是保时捷、佳得乐等品牌赞助的合作内容。这些赞助内容多以视频形式发布,在为平台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为球星们增加了创收的渠道。只不过,悲哀也好,时代所趋也好,精致的文字让“球星看台”树立起立体的品牌形象,却无法令其增加营收。
“球星看台”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多元化运营方面不断拓展,而真正为其带来丰厚营收的是数字媒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迄今为止,该平台已售出多支视频,同时正在筹拍美式橄榄球明星维荣·特纳的自传电影。这一倾向从该平台的人员任命也可见一斑——首任“球星看台”首席执行官(CEO)杰夫·莱维克此前掌管的领域为风险控制,效力的公司则是瑞典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声田(Spotify)。
尽管不乏争议,行业前景又不甚明朗,但至少目前,“球星看台”依然坚守着对于文字的初心,也让读者们有幸读到了不少过去无从了解的幕后故事,虽然从传统新闻理念看来,这些都是“一面之词”。
作者:谢笑添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