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未来一段时间,高教改革重点或将不再是快速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而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学科结构,使之更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今年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将提交提案,建议加大对理工科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基础“长线”学科的投入力度。
据他观察,在不少高校,学科间仍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的热度,整体上不及工科和商科。而即便在工科领域,内部也呈现明显分化。“一些高校面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专设的招生计划,部分学科实际招生名额未招满。不少学生对传统理科的兴趣不够,有志于在传统理科领域长久钻研的学生,在数量上不够多。”
这种冷热不均,显然和学生报考时的心态有关,学生更愿意扎堆选择一些看似有“钱途”的专业。“从长远看,学科结构性失衡若无法有效解决,未来可能使我国各个行业出现人才的结构性失衡。”
其实,不少常人眼里的“冷门”理科和工科专业从需求角度来说并不“冷”,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顾祥林看来,这些理工科专业如果没有足够数量,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长远而言,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快速增长到2002年的15%,由此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9年时达到51.6%,这标志着我们已经正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就。”顾祥林说,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短时间内实现超大规模人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后,接下来势必要通过优化结构,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段时间以来,文科类专业招生规模偏大,而理工科学生比例则相对下降。”顾祥林建议,在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朝更高程度普及化迈进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重心应移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科结构性调整,“应适当增加部分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理科、工科招生规模和培养规模,尤其是要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要鼓励有基础、有条件的高校加强理科和工科建设力度,一方面增设数理化生等传统理科的学位点,扩大这类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另一方面可考虑增设交叉学科点。比如,理科之间的交叉、工科之间的交叉,以及理科与工科的交叉等,促进学科交叉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可考虑设立特定的资助项目,加强部分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冷门”学科专业的建设。在培养方面,不妨采取适度提高这类学科专业的本研贯通培养比例、提高研究生的免试保送比例的方式,增加报考的吸引力。
“事实上,年轻人在选择专业或者职业的时候,除了考虑个人、家庭等实际情况,有时候,社会氛围对他们的影响很大。”顾祥林认为,比起知识传授,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做更多“人心”的工作。比如,老师要多和学生“交心”,纠正社会上存在的对选择专业和职业单纯朝“钱”看的不良风气;纠正学生和家长等群体对理工科领域所谓“冷门”专业的认识偏差,提高他们对这些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这方面的工作从大学开始做太迟了,建议大中小学联手一起开展,在加强中小学的理工科教育衔接、加大科普宣传的过程中,我们的科学家就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有志青年选择攻读国家亟需的理工科等专业。”
让更多优秀人才甘于坐“冷板凳”,也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等多方合作。尤其是要加强就业支持和帮扶力度,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鼓励学生钻研科技前沿问题。
作者:樊丽萍
责任编辑:姜澎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