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青绿树枝,照耀在汾阳路上。(文汇记者叶辰亮摄)
随着第二届进博会拉开帷幕,上海再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如果说繁忙而热闹的大马路,见证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那么一条条安静的小马路,则隐藏着上海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条上海的小马路——汾阳路。
汾阳路仅有短短815米长,在与之毗邻的淮海中路的映衬下,它显得更加静谧,仿佛时间也突然停止。道路两旁粗壮的法国梧桐背后,掩映着现存上海最老的全木结构独立式花园洋房海关俱乐部,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海关税务司官邸,还有如同欧洲城堡般的海上小白宫。它们至今保存着昔日风貌,是这个城市里独立于那些高楼的存在。
作为历史老街,汾阳路始筑于1902年,当时以法驻华公使名命名为毕勋路,1943年10月改为汾阳路。在汾阳路上,这一栋栋绿树掩映下的花园住宅,透露着上海的文脉和气度,记载着时代的旧梦与新象。
海上小白宫:
汾阳路79号的高墙深院内,藏着一座典雅庄严的白色建筑。这里原是法租界公董局的官邸,建于1905年。整幢建筑的外墙以凿平的石块作贴面,看上去犹如一座古城堡。由于它的色彩、造型和美国华盛顿的白宫颇为相似,故被称为海上小白宫。
▲海上小白宫(文汇记者叶辰亮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入驻此地。1963年5月,在陈毅的关心下,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同时还在里面建立了工艺美术品陈列室。1980年,经过重建的上海市工艺品研究所迁入这里,并在大楼内设立工艺美术博物馆,陈列和销售研究所收集与自己研发的工艺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光者前来参观和购物。美国前总统里根、英国前首相希思等曾光临此地,在参观工艺品的同时,也对这幢华美的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里还是现成的影视拍摄基地,《宋氏三姐妹》《南征北战》《大雷雨》《聂耳》等影视作品中的某些场景,都是在海上小白宫拍摄的。
海关俱乐部:
在汾阳路九弄三号,树立着一幢带有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木楼,它是建于1898年的海关俱乐部。这栋建筑是现存上海最早的独立式花园洋房之一,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它有着台锥形翘檐屋顶,屋面上盖有瓦楞薄板,屋顶四面均有翘檐老虎窗;西北角有一个小四方翘尖塔,南向屋下设方柱敞廊,外墙用木材制作成横线条鱼鳞板条。
▲海关俱乐部(寿幼森摄)
1863年5月,英国人鲁宾·赫德来到上海,就任上海江海关税务司,兼管长江各口关务。赫德是一个很典型的老派英国人,讲究规矩,职业性很强,他服务于中国海关,任总税务司长达50年之久。在沪任职期间,赫德建立了中国海关关署,招募了一批外籍高级职员。赫德为使这些远离家乡的年轻人能度过一个个寂寞的夜晚,就在中国海关关署附近建造了这幢中国海关关署俱乐部,俗称小木楼。当年一些洋人就在小木楼里休闲娱乐,消磨夜晚。随着上海娱乐建筑的增多,小木楼不再红火,后来这所别致的花园洋房便成了海关职员家属住宅,直至今日。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