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79岁的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出现在闵行区实验小学小礼堂的舞台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位走路有些蹒跚、风姿依旧优雅、说起话来热情洋溢且思维敏捷的女士,和一项产生深远影响力的教育改革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新基础教育”研究。同时,她也是我国“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始人。
时间倒拨20年——1999年,由叶澜教授开创的“新基础教育”开始扎根上海市闵行区,开启研究。20年,闵行区教育局局长先后换了五任,但是这项教育改革却一路坚持、接力。
实践证明,20年的坚守,“新基础教育”研究促进了闵行基础教育生态的根本变化,也成就了一批批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的生命成长,展现了一个个美丽的成长故事,赋予了所有“新基础教育”参与者具体、丰富而又鲜活的生命内涵。
今天,以“‘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成事成人之路”为主题的纪念大会于在闵行实验小学举行。这次大会在纪念“新基础教育”扎根闵行20周年,分享与总结“新基础教育”20年来“成事成人”的经验的同时,也希望凝聚更多教育界认识的智慧,共同探索与展望“新基础教育”的未来道路。
今天,由叶澜率领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全体成员出席活动,来自全国“新基础教育”各生态区的400余名教育行政管理者、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等参加了纪念大会。三卷本的《叶澜教育思想文选》也在会上发布。
“新基础教育研究不是我叶澜的,是大家的。我们的这场改革一直有一个原则——自愿!校长真的希望启动教学改革,大家一起来尝试,我们绝不勉强不想改革的人参与。”在今天的大会上,叶澜的发言不时说到两个字“感谢”。她动情地说,当时刚刚开始启动这场改革时,不少校长都干劲十足,而现在,校长也需要新陈代谢,一批老校长退休了,新的校长正在接棒。
岁月在流转,“新基础教育”在闵行区的持续生命力,则体现在不断有新的学校加入、不断带来新的元素。经过前期评估,今天的大会上,七宝明强二小升级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合作校,龙茗中学、航华一小、昆阳小学、畹町小学、吴泾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成为“新基础教育”基地校。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德妹指出,“新基础教育”在闵行的20年,是闵行教育不断深化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的20年,闵行教育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赞誉和百姓好评。20年如一日在闵行推进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就是一场深度变革,让区域教育生态不断优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校长和教师队伍不断成长、学生的生命状态充满活力。她表示,闵行将创新“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的区域推广机制,推进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持续开展学校转型变革,继续深化特色实验项目的研究和探索,将学校自主发展与交际共享互动相结合。
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表示,1999年开始,闵行以“协作式引进”为模式推进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实现了区域教育行政与学术力量的深度互动,促使教育局逐渐从指令性的行政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管理,形成科学决策、专业引领、尊重学校自主的新型领导方式,成就了一批富有实践的能力和思想的能力的校长与教师,激发区域教育变革的活力。2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早已经远远超越一个项目的价值。
会议期间,闵行区实验小学校长何学锋、汽轮小学校长王培颖、第四中学校长屠红伟分别以一线参与者代表的身份分享了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成长体悟。
“20年前,我们这所学校只有27个教学班,现在已经拓展到拥有4个校区146个教学班、有6660多名学生的航空母舰式学校。而且,一个新校区创办后在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和老校区的质量差不多,现在基本实现了一校四区的优质均衡。”何学锋回顾了过去20年自己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他认为,校长要有基于教育信念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作为一个在“新基础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校长,必须要肩负起“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合作校的使命,肩负其持续深化和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使命。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首创,并持续领导的一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的综合研究,以“培育生命自觉”“成事成人”为核心价值,以实施义务教育的中小学为对象,以创建“依教育之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的学校新生活为目标,通过深度介入式合作研究和生态区建设,促进学校内涵提升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出区域教育内涵优质均衡新路径,培养了一批善于学习—实践、反思—重建,富有教育理念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团队。
目前,“新基础教育”已深度介入沪、京、苏、浙、鲁、豫、闽、粤、滇、桂等12个省市200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带动3000余名教师、数万名学生参与研究,建设了一批现代新型学校。项目科研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研究团队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研究团队”,成为全国唯一来自教育学科的教师研究团队。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表示,叶澜教授团队20年筚路蓝缕,始终奉行着学派的教育信条,推进“新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生成中发展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贡献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独特“中国经验”,成为践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卓越代表。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教授说,通过“新基础教育”研究,“新基础教育”已然成为了他生命发展的一种视野与眼光,成就了他独特的人生。
今天的大会上,“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成员,王枬、庞庆举、伍红林作为《叶澜教育思想文选》的读者代表发表了感悟,他们以多年来参与“新基础教育”的亲身经历与切身感受,分享了叶澜教授的教育思想及人格魅力。
作者:樊丽萍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