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演出停摆,排练无法继续,全国的文艺工作者也没闲着。近日,为“战疫”创作的文艺作品涌现,从音乐、戏曲、曲艺,到美术、书法、诗歌,无所不包。不少作品取材于真实事件,配合医务、警务等奋战一线工作者的真实画面,感人至深,在网络引发热议和广泛传播。
然而在这之中,也有一些“杂音”,因作品粗糙、甚至内容有悖伦理,引发不小的争议。为完成创作排练,将大量演职人员聚集到剧场引发感染传播风险,也不值得鼓励。
文艺工作者讴歌英雄、反映民心所向是使命担当所在,希望为抗击疫情、鼓舞人心尽自己一份力热情与急切之心也可以理解。那么,作为文艺工作者,到底应当怎样参与到这场“战疫”之中呢?
回头看,在每一个历史重要时期,文艺创作都不曾缺席。抗战时期,鼓舞人心的《黄河大合唱》等一批经典歌曲,成为几代人的精神支撑。新安旅行团的“小好汉”更是走遍大半个中国,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凝聚民心,动员群众力量。和平年代,沪剧《罗汉钱》将普及婚姻法以乡音唱进了田间地头。“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通过不同时期的文艺作品延续近数十年,仍可以诞生《离开雷锋的日子》这样全新视角的优质创作。
也正是这一批主流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让我们铭记英雄、携手共进。因而疫情当前,一批又一批各行业工作者不畏生死,冲在一线救死扶伤的故事,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与社会责任感,完成了各类创作。有感而发,传播防疫知识、传递暖心正能量的创作固然值得鼓励。但是,若只为完成任务,拿出粗制滥造的“急就章”、甚至写出“感谢你,冠状病毒君”这样“三观不正”则大可不必。这样的内容不仅会招致负面声音,更模糊了抗疫这件大事的重点。
要知道,文艺作品能否广泛传播,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不能只停留在艺术家“感动自己”的层面,更要看其主体内容创作样式是否符合艺术本体创作规律,经得起老百姓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沉淀。《黄河大合唱》《罗汉钱》等一批作品不仅在当时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成为值得反复传唱的经典。所以,面对这场集结全国人民集体力量的“战疫”,文艺人要有快速反应,用文艺作品即时传播抗疫知识的“冲劲儿”,也要有耐心收集素材深入打磨的“精品意识”,让这群英雄通过文艺作品,可以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唱中让历史铭记,让后人敬仰。
文艺创作需要慎重与沉淀,但不代表没有创作就是“袖手旁观”。王文娟、尚长荣等老艺术家做出表率,带头捐款。而在韩红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公布的名单中,百余位明星慷慨捐款,更有胡海泉等一批文艺人亲自上阵运送物资。在笔者的朋友圈,不少艺术家还调动自己的社会资源与号召力,积极投身到呼吁捐献物资的行列之中。
与此同时,积极配合国家的“防疫”措施,做好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休息不休戏,停工不停功”同样也是本分。上海淮剧团春节前《闯上海》的创排工作没有因为疫情而中断,通过微信群电话,实现“云上排练”。而一些戏曲青年演员,更利用家中墙壁、地毯,创造条件居家练功。
当疫情过去,以饱满的表演姿态和优质作品回馈观众,文艺工作者,同样义不容辞。
作者:黄启哲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