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呈现的是三个家庭围绕高考展开的育儿故事,家长们对孩子或得体、或过激的教育方式,仿佛一面镜子,折射出现实生活中无数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遭遇的难点。
热播电视剧《小欢喜》昨晚迎来意料中的“小团圆”结局:乔英子如愿考取南京大学天文系;林磊儿考入清华大学;方一凡虽然成绩不好,但也凭借着歌舞特长考取了南京艺术学院;季杨杨在妈妈生病后迅速成熟起来,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但在荧屏前,围绕这部电视剧的讨论迟迟没有降温。不少观众感慨,《小欢喜》呈现的是三个家庭围绕高考展开的育儿故事,家长们对孩子或得体、或过激的教育方式,仿佛一面镜子,折射出现实生活中无数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遭遇的难点:貌似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破解之法到底是什么?其实,《小欢喜》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像是关于中国式教育的公开课
第一课
不过度焦虑不过分“放羊”,找到平衡点
很多观众都记得《小欢喜》中有这样一幕:高考临近,高三考生妈妈童文洁看着仍不着急的儿子方一凡,气不打一处来:“高考代表了你的一生。”而方一凡则回复:“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以说,母子俩的这番对话,是两代人对于学业、高考存在“认知差”的强烈写照。
事实上,随着《小欢喜》的热播,沪上不少教育专家也因为该剧引发的话题,纷纷加入到追剧的行列中。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枫认为,这部剧之所以让人产生共鸣,是因为它集中呈现了不少家长身上都有的一种“灾难化”思维。“别的孩子在学习而你没学,你就会落后”“考试没考好,后果很严重,再不抓紧,人生就要完了”……王枫从心理学角度解析说,这种“灾难化”思维会导致家长不时产生爆发式的负面情绪,继而做出非理性行为,影响亲子关系。
更多与之相关的细节,在电视剧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直升机妈妈”宋倩对孩子有极强的掌控欲。在她看来,女儿乔英子放弃清华、北大,报考南京大学,就是“失败”的表现。直到女儿被逼得患上中度抑郁症,这位母亲才开始反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中国家长中,40%有童文洁式的焦虑,还有40%拥有宋倩般的掌控欲。”静安区家庭教育中心主任陈小文说,家长围绕孩子教育和升学而产生的焦虑,社会成因十分复杂。而这部电视剧很写实地展现了家长们所面临的成人世界中的各种压力,并且,这些压力和负面情绪被家长不自觉地转嫁到孩子身上,期盼孩子通过高考来“赢”得未来。“实际上,孩子所要面对的未来是无法预知的,明智的家长最应该做的,恰恰是摒弃‘灾难化’思维,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当下,有的家长是把孩子的教育看得太重、过度焦虑,而还有一部分家长只在乎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孩子成长,采取放羊式的教育。”一位教育学者认为,《小欢喜》给中国家长、教师上的重要一课,就是让更多人学会在过度焦虑和过度“放羊”中寻找到平衡点,这考验着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智慧。
第二课
看到孩子身上长处,学会尊重他的选择
《小欢喜》之所以成为一部备受关注的话题剧,和它聚焦高考这一主题密不可分。
为何要紧扣高考作为剧本创作的关键词?《小欢喜》主创人员曾这样解释:剧情的设计,源于对当下社会的洞察。《小欢喜》中,面临高考的这些孩子身上呈现了一种时代风貌:乔英子的梦想是考上南京大学天文系,方一凡热爱唱歌跳舞,季杨杨想做韩寒那样的赛车手……简言之,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父母未必从一开始就能理解孩子。
不过,这部剧的主创人员曾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预言”:再过五年,如果还有人要创作高考题材的电视剧,很可能就不是这样拍了。因为现在的这一代父母仍在靠知识改变命运,但他们的孩子,人生轨迹已经不完全如此。
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这部电视剧给家长的一则重要启示是:要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长处,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
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一手“操控”孩子专业和未来选择的家长已经越来越少了,而开明的、愿意尊重孩子选择的家长,总体数量开始增多。个中道理很简单:社会在进步,人心也随之有了变化。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逐渐推行,高考“一考定终生”的激烈竞争局面已经大大缓解。以上海为例,从2017年起,上海开始实行“3+3”新高考方案,几年下来,已有越来越多学生从分数的博弈中走出,逐渐以兴趣作为思考人生的起点。
名校尖子生的志愿填报,就极具风向标意义。今年高考前,记者到沪上多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采访,不少高中班主任老师直言,这两年,越来越多的高分考生不再一窝蜂地追求金融、经管等传统的热门专业,师范类、医学类和一些基础学科专业如今都开始“回暖”,这足以说明,如今的00后在高考志愿填报这个关键时刻,已经学会了追随自己的学科兴趣与爱好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今年9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加试一度被认为“学习难度较大”的物理学科。这些学生的加试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报考理想的大学专业。
第三课
说教和怒吼,是最为苍白的教育方法
当然,一部称得上“走心”的电视剧,光击中众多“中年老母”的内心痛点、堵点是远不够的。《小欢喜》就像一部教科书,提供了亲子关系的正确相处模板。
很多年轻的观众都特别喜欢剧中的一个人物:特别懂得体谅孩子的母亲刘静。她和英子成为朋友,支持英子的天文梦想,与她一起分享脏脏包等网红食品、互诉内心的小秘密……“真想有一个像刘静这样的妈妈,能逻辑清楚、慢条斯理地说话。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妈,什么心里话都想跟她讲。”在微博上,一位中学生写下的剧评尽管只有寥寥数语,却收获了很多点赞。
刘静的“完美母亲”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她代表了一些能平等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内心想法和声音的家长。王枫解读说,亲子之间若能像朋友一样相处,孩子就不会感受到自我成长受到威胁,也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不少沪上中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也通过这部电视剧,读出了自己对教育的新思考。“平日里,家长们总是艳羡‘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也在羡慕‘别人家的父母’。”沪上一位小学特级校长如此感慨。这,或许也是《小欢喜》给家长们带来的第三堂教育课。
陈小文也指出,父母总是期盼以自己的失败经验给孩子提个醒,但生活中这种实际体验是不可替代的,说教和怒吼是最为苍白无力的教育方法。就像影片中呈现的小欢喜、小美好结局一样,家长们应该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耐心守候在孩子身旁,静待花开、静候成长。
作者:张鹏
编辑:陈晨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